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4-23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19页 |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第19-21页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原理及国际发展现状 | 第23-40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分类 | 第23-27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23-2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24-27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第27-32页 |
·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 第27-28页 |
·资产重组 | 第28-29页 |
·风险隔离 | 第29-30页 |
·信用增级 | 第30-32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创新特征 | 第32-35页 |
·信用基础的演进 | 第32-33页 |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融合 | 第33-34页 |
·实现风险的再分配 | 第34-35页 |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及国际发展现状 | 第35-40页 |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分析 | 第35-37页 |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发展 | 第37-40页 |
第三章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 | 第40-56页 |
·银行中介及其缺陷 | 第40-44页 |
·银行中介存在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银行中介的内在缺陷 | 第42-44页 |
·资产证券化下银行缺陷的弥补 | 第44-47页 |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 第44-45页 |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的信用风险 | 第45页 |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的利率风险 | 第45-46页 |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本约束 | 第46-47页 |
·银行证券化资产选择的效应分析 | 第47-54页 |
·证券化资产的选择与风险效应 | 第47-50页 |
·证券化资产的选择与资本充足率改善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证检验 | 第56-67页 |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检验 | 第56-57页 |
·银行资产证券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57-63页 |
·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 第58-60页 |
·样本选择及变量描述 | 第60-61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61-63页 |
·结论探讨 | 第63页 |
·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效应的进一步探讨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困境及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性 | 第67-85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功能错位 | 第67-72页 |
·间接融资的强势地位与直接融资的滞后发展 | 第67-68页 |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割裂发展 | 第68-70页 |
·银行中介承担了众多资本市场的功能 | 第70-72页 |
·我国银行业的巨额不良资产存量 | 第72-73页 |
·我国银行业的潜在流动性风险 | 第73-79页 |
·我国银行业的资本金约束 | 第79-83页 |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性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银行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 | 第85-101页 |
·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项目 | 第85-90页 |
·中国建设银行建元 2005-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 | 第90-96页 |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信托分层项目 | 第96-99页 |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存在主要障碍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完善 | 第101-118页 |
·加快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 | 第101-104页 |
·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符合社会客观现实需要 | 第101-102页 |
·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具有现实可行性 | 第102-104页 |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目标定位 | 第104-106页 |
·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金融体系的市场割裂和功能错位问题 | 第104-105页 |
·利用资产证券化实现银行风险的有效转化 | 第105-106页 |
·中长期贷款证券化是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功能归位的关键 | 第106-111页 |
·我国中长期信贷资产发展现状 | 第106-110页 |
·中长期贷款证券化可以弥补银行中长期贷款结构缺陷,实现银行功能和资本市场功能的归位 | 第110-111页 |
·资产证券化必须以转移和化解银行风险前提 | 第111-114页 |
·证券化具备风险转移功能 | 第111页 |
·资产证券化转移风险功能发生效应是有前提的 | 第111-112页 |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必须实现内在风险的有效转化 | 第112-114页 |
·相关政策和建议 | 第114-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118-120页 |
附录 | 第120-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