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后3代(B3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 | 第7-8页 |
| ·MIMO空时传输技术 | 第8-9页 |
| ·空时编码技术 | 第9-10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 2 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编码基础 | 第11-27页 |
| ·MIMO系统信道容量 | 第11-15页 |
| ·移动通信信道衰落模型 | 第12-13页 |
| ·MIMO系统信道容量 | 第13-14页 |
| ·MIMO系统信道容量仿真与分析 | 第14-15页 |
| ·空时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 ·空时码的系统模型 | 第16页 |
| ·空时码的编码 | 第16页 |
| ·空时码的译码 | 第16-17页 |
| ·两种空时分组码编码方案 | 第17-26页 |
| ·空时分组码 | 第17-21页 |
| ·最优功率分配空时分组码 | 第21-23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 | 第27-44页 |
| ·差分空时分组码 | 第27-31页 |
| ·差分空时分组码的编码 | 第27-28页 |
| ·差分空时码的译码 | 第28-31页 |
| ·酉空时调制 | 第31-33页 |
| ·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 | 第33-43页 |
| ·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的差分编码 | 第33-34页 |
| ·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的差分译码 | 第34-35页 |
| ·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的性能分析 | 第35-40页 |
| ·不同调制方式的幅度系数选择 | 第40-41页 |
| ·自适应多相调制的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 | 第44-62页 |
|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编码 | 第44-52页 |
|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接收模型 | 第44-45页 |
|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译码 | 第45-49页 |
| ·迭代干扰抵消的联合最大似然检测和最大比合并的解码算法 | 第49-50页 |
| ·性能仿真 | 第50-52页 |
| ·与OFDM结合的空时分组码 | 第52-56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52页 |
| ·STBC-OFDM的基本原理 | 第52-54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 ·与OFDM结合的幅度相位双差分空时码 | 第56-61页 |
| ·编码方案 | 第56-59页 |
| ·译码方案 | 第59-60页 |
| ·系统仿真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A MIMO信道容量公式推导 | 第65-67页 |
| 附录B 多径衰落信道模型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