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8页 |
一、域外判例制度的考察 | 第8-15页 |
(一) 判例法的内涵 | 第8-9页 |
(二) 英美法系与判例法 | 第9-11页 |
(三) 大陆法系与判例法 | 第11-13页 |
(四) 两大法系判例的区别 | 第13-15页 |
二、我国判例制度的考察 | 第15-22页 |
(一) 中国古代判例制度 | 第15-19页 |
(二) 中国近代判例制度 | 第19页 |
(三) 我国当前司法审判中判例的作用 | 第19-22页 |
三、成文法的不足以及我国成文法特有的局限性 | 第22-26页 |
(一) 成文法法律的局限性 | 第22-24页 |
(二) 我国成文法特有的局限性 | 第24-26页 |
四、在我国推行判例制度的客观需要 | 第26-41页 |
(一) 建立判例法制度是弥补我国立法缺陷的需要 | 第26-30页 |
(二) 建立判例制度有助于促进裁判自律 | 第30-33页 |
(三) 建立判例制度有利于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 | 第33-36页 |
(四) 建立判例制度有利于充分实现法的安全价值 | 第36-37页 |
(五) 建立判例制度是对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有益补充 | 第37-38页 |
(六) 建立判例制度符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七) 建立判例制度也是解决国际、区际法律冲突的需要 | 第39-41页 |
五、在我国推行判例制度的可行性及现实基础 | 第41-48页 |
(一) 对判例制度认识的理论误区及反思 | 第41-45页 |
(二) 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 第45-46页 |
(三) 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46-47页 |
(四) 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实践基础 | 第47-48页 |
六、我国设立判例制度的构想 | 第48-59页 |
(一) 更新法律观念并正视判例法的合理性 | 第48-49页 |
(二) 加强法官判例法方法的培养 | 第49页 |
(三) 明确制定判例制度的相关规则 | 第49-56页 |
(四) 创制判例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6-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