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7-36页 |
第一节 “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 第17-23页 |
一、“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稳定问题 | 第18-19页 |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稳定问题 | 第19-22页 |
四、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金融稳定的要求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内涵 | 第23-29页 |
一、金融稳定的定义 | 第23-26页 |
二、金融稳定的政策涵义 | 第26-28页 |
三、维护金融稳定的成功经验 | 第28-29页 |
第三节 金融不稳定的原因及教训 | 第29-36页 |
一、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和危害 | 第30-32页 |
二、金融不稳定的产生原因 | 第32-34页 |
三、金融不稳定的教训 | 第34-36页 |
第二章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对金融稳定的新要求 | 第36-54页 |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金融稳定 | 第36-39页 |
一、和谐金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6-38页 |
二、金融稳定是构建和谐金融的基础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金融稳定 | 第39-42页 |
一、科学发展观对维护金融稳定的指导意义 | 第40-41页 |
二、维护金融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稳定 | 第42-45页 |
一、金融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 第42页 |
二、金融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 第42-44页 |
三、金融稳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 | 第44页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金融稳定发挥效能的具体表现 | 第44-45页 |
第四节 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稳定 | 第45-48页 |
一、金融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第45页 |
二、金融业稳定与创新的关系 | 第45-47页 |
三、金融业稳定与竞争的关系 | 第47-48页 |
第五节 我国金融稳定的基本估计 | 第48-54页 |
一、金融稳定的有利因素 | 第48-50页 |
二、潜在的金融风险 | 第50-54页 |
第三章 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稳定 | 第54-86页 |
第一节 货币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外汇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56-60页 |
一、外汇汇率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56-57页 |
二、币值错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57-59页 |
三、外汇市场结算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 | 第59-60页 |
第三节 资本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60-63页 |
一、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互相影响产生金融不稳定因素 | 第60-61页 |
二、股市泡沫的形成过程和破灭后的严重后果 | 第61-63页 |
第四节 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与成因分析 | 第63-74页 |
一、货币市场风险 | 第63-65页 |
二、资本市场风险 | 第65-69页 |
三、外汇市场风险 | 第69-70页 |
四、金融市场风险成因分析 | 第70-74页 |
第五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74-86页 |
一、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初步判断 | 第74-75页 |
二、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触发机制 | 第75-78页 |
三、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互相作用直接威胁金融稳定 | 第78-81页 |
四、保险业与银行业互相渗透增加了系统风险几率 | 第81-82页 |
五、跨市场、跨部门的金融风险 | 第82-86页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制度与金融稳定 | 第86-112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稳定的国际经验 | 第86-97页 |
一、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化的基本规律 | 第86-87页 |
二、发达国家(地区)金融监管体制借鉴 | 第87-97页 |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稳定的作用评析 | 第97-112页 |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 | 第97-102页 |
二、金融稳定对金融监管的要求 | 第102-112页 |
第五章 中央银行制度与金融稳定 | 第112-172页 |
第一节 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 | 第112-120页 |
一、金融稳定成为中央银行核心职能的现实性与必然性 | 第112-117页 |
二、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法定化趋势 | 第117-120页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 | 第120-143页 |
一、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机构设置的跨国比较 | 第120-130页 |
二、中央银行承担金融稳定职能的整体框架 | 第130-143页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运行机制 | 第143-172页 |
一、金融稳定性分析 | 第143-152页 |
二、金融稳定性监测 | 第152-161页 |
三、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工具与手段 | 第161-172页 |
第六章 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 第172-218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提出 | 第172-182页 |
一、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提出的国际背景 | 第172-177页 |
二、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提出的国内背景 | 第177-182页 |
第二节 维护金融稳定是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能 | 第182-192页 |
一、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变化 | 第182-185页 |
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法定化 | 第185-187页 |
三、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独特的优势 | 第187-190页 |
四、人民银行维护好金融稳定需要理顺的几种关系 | 第190-192页 |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 | 第192-209页 |
一、中国人民银行内设机构的调整 | 第192-194页 |
二、设立中央汇金投资公司 | 第194-195页 |
三、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流程 | 第195-200页 |
四、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采取的救助性措施 | 第200-209页 |
第四节 发挥人民银行反洗钱职能维护金融稳定 | 第209-218页 |
一、反洗钱的基本含义 | 第210页 |
二、国际反洗钱框架的演变 | 第210-211页 |
三、我国反洗钱机制的建立 | 第211-213页 |
四、反洗钱对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 第213-218页 |
第七章 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第218-232页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18-220页 |
一、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和手段不明确 | 第218页 |
二、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18-219页 |
三、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 第219-220页 |
四、未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 | 第220页 |
第二节 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几点建议 | 第220-232页 |
一、加强金融稳定的基础制度建设 | 第221-222页 |
二、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 第222-229页 |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229-232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239页 |
后记 | 第239-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