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 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2页 |
·前言 | 第11页 |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现状 | 第11-15页 |
·甲醛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 第11-13页 |
·室内空气甲醛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 第13-15页 |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治理技术 | 第15-24页 |
·控制甲醛污染源 | 第15页 |
·室内外空气交换 | 第15-16页 |
·室内空气甲醛净化 | 第16-24页 |
·生物法 | 第16页 |
·吸附法 | 第16-17页 |
·等离子体技术 | 第17-18页 |
·化学反应法 | 第18-19页 |
·光催化氧化技术 | 第19-21页 |
·热催化氧化技术 | 第21-24页 |
·本论文的设计 | 第24-32页 |
·MnO_x-CeO_2固溶体催化剂 | 第24-30页 |
·本论文的构思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2-4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5页 |
·化学试剂 | 第4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5页 |
·CeO_2和MnO_x | 第43页 |
·MnO_x-CeO_2催化剂 | 第43-44页 |
·MnO_x-CeO_2负载Ag、Au和Pt催化剂 | 第44-45页 |
·氧化锰分子筛和含钛氧化锰分子筛材料 | 第45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5-4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48页 |
·透射电镜测试 (TEM & HRTEM) | 第46页 |
·X-射线衍射 (XRD) | 第46-47页 |
·比表面积测试 (BET) | 第47页 |
·程序升温还原 (TPR) | 第47页 |
·红外测试 (FT-IR) | 第4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 第47-48页 |
第三章MnO_x-CeO_2催化剂上甲醛完全氧化反应的性能研究 | 第48-71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49-57页 |
·催化性能 | 第4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7页 |
·讨论 | 第57页 |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7-65页 |
·催化性能 | 第57-5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65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65-66页 |
·水蒸气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四章 Ag,Au和Pt/MnO_x-CeO_2催化剂上甲醛完全氧化反应的性能研究 | 第71-88页 |
·前言 | 第71-7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2-78页 |
·催化性能 | 第78-83页 |
·金属种类的影响 | 第78-79页 |
·H_2预处理的影响 | 第79-82页 |
·甲醛浓度的影响 | 第82页 |
·催化剂稳定性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五章 氧物种在Ag/MnO_x-CeO_2催化剂上的活化机理 | 第88-106页 |
·前言 | 第88-89页 |
·催化剂的的表征 | 第89-98页 |
·催化剂的活性 | 第98-99页 |
·讨论:氧的活化机理 | 第99-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第六章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甲醛氧化反应研究 | 第106-128页 |
·前言 | 第106-108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108-123页 |
·TEM 和 HRTEM 表征 | 第108-110页 |
·XRD 表征 | 第110-112页 |
·BET 和孔径分布 | 第112-115页 |
·元素分析 | 第115-116页 |
·XPS 表征 | 第116-120页 |
·IR 表征 | 第120-121页 |
·催化活性评价 | 第121-123页 |
·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28-130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