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jndael加密算法的研究及其DSP实现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开发背景和过程 | 第10页 |
| ·RIJNDAEL算法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RIJNDAEL算法概述 | 第13-23页 |
| ·数学基础知识 | 第13-15页 |
| ·有限域 | 第13页 |
| ·加 | 第13-14页 |
| ·乘 | 第14页 |
| ·乘x运算 | 第14-15页 |
| ·GF(2~8)中的带系数多项式 | 第15页 |
| ·算法规范 | 第15-22页 |
| ·轮变换 | 第16-17页 |
| ·字节替代变换(ByteSub) | 第17-18页 |
| ·行移位变换(ShiftRow) | 第18-19页 |
| ·列混合变换(MixColumn) | 第19-20页 |
| ·轮密钥加变换(AddRoundKey) | 第20页 |
| ·密钥调度算法 | 第20页 |
| ·密钥扩展 | 第20-21页 |
| ·算法流程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RIJNDAEL算法设计原理及分析 | 第23-29页 |
| ·RIJNDAEL算法的设计原则 | 第23页 |
| ·RIJNDAEL算法的整体结构 | 第23-25页 |
| ·迭代分组密码的整体结构 | 第23-24页 |
| ·Rijndael算法的SP网络结构 | 第24-25页 |
| ·RIJNDAEL算法整体结构中的几点分析 | 第25-28页 |
| ·S层设计 | 第25-26页 |
| ·P层设计 | 第26-27页 |
| ·密钥加层设计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RIJNDAEL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第29-41页 |
| ·分组密码分析概述 | 第29-30页 |
| ·RIJNDAEL算法的分析 | 第30-40页 |
| ·强力攻击 | 第30-31页 |
| ·差分与线性密码分析 | 第31-33页 |
| ·渗透攻击(Square) | 第33-36页 |
| ·插值攻击(或代数计算攻击) | 第36-39页 |
| ·XSL攻击及其攻击能力分析 | 第39页 |
| ·与DES类似的对称性和弱密钥 | 第39-40页 |
| ·与IDEA类似的弱密钥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RIJNDAEL算法的实现研究 | 第41-47页 |
| ·DSP简介 | 第41页 |
| ·DSP程序设计流程 | 第41-42页 |
| ·优化实现RIJNDAEL算法 | 第42-46页 |
| ·存放状态数据的讨论 | 第42页 |
| ·优化实现S-box | 第42-43页 |
| ·优化实现列混合 | 第43-44页 |
| ·优化实现列混合的逆运算 | 第44页 |
| ·优化轮变换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基于DSP的加密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 第47-56页 |
| ·构建一个实用的加密模型 | 第47-50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加密系统平台 | 第48页 |
| ·工作流程 | 第48-49页 |
| ·传输加解密文件的流程 | 第49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49-50页 |
| ·本模型的优点 | 第50页 |
| ·基于DSP的加密机的软件设计 | 第50-55页 |
| ·应用结构图 | 第50-51页 |
| ·加密机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 | 第51-52页 |
| ·软件总体结构 | 第52-53页 |
| ·加密机软件程序模块简要列表 | 第53页 |
| ·程序实现时的流程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6-59页 |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56-57页 |
| ·今后的工作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