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钢热损伤的巴氏磁信号表征及疲劳性能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热损伤 | 第10-14页 |
| ·巴克豪森杂讯技术介绍 | 第14-18页 |
| ·热损伤的巴氏信号表征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热损伤的巴氏信号表征与疲劳性能的关系 | 第21-2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预期成果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热损伤试验模拟及检测 | 第25-3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激光烧伤模拟真实热损伤 | 第25-27页 |
|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5页 |
| ·激光烧伤处理 | 第25-27页 |
| ·传统方法对激光烧伤的检测 | 第27-31页 |
| ·激光烧伤的酸洗法测试 | 第27-28页 |
| ·金相组织法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 ·激光烧伤的磁粉测试 | 第29页 |
| ·激光烧伤的显微硬度测试 | 第29-31页 |
| ·用巴氏磁信号探测热损伤 | 第31-33页 |
| ·讨论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应力与巴氏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 第35-41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试验工作 | 第35-36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 ·抛光试样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 ·喷丸镀铬试样的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 ·应力对BN值的影响的本质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烧伤组织与巴氏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 第41-48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试验工作 | 第41-4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2-46页 |
| ·试验A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2-43页 |
| ·试验B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3-45页 |
| ·试验C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5-46页 |
| ·过回火试样金相组织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其他因素对BN值的影响 | 第48-55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渗氢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磨痕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喷丸的影响 | 第50页 |
| ·镀铬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特氟隆的影响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热损伤的巴氏表征 | 第55-59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用BN相对值估计残余应力的表达式 | 第55-57页 |
| ·热损伤处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 | 第57页 |
| ·热损伤处残余应力估计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七章 热损伤的巴氏表征与疲劳性能 | 第59-68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疲劳试验 | 第59-60页 |
| ·热损伤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 ·疲劳试样的断口分析 | 第62-65页 |
| ·断口的低倍观察 | 第62-63页 |
| ·断口的高倍观察 | 第63-65页 |
| ·疲劳过程中巴克豪森杂讯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 ·疲劳过程中BN值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 ·疲劳过程中巴克豪森信号的其他变化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