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研究 | 第13-14页 |
·牛基因组计划和基因图谱 | 第14-15页 |
·牛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现状 | 第15-27页 |
·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牛生长性状侯选基因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本研究确定的三个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类β-酮酰基还原酶基因(FabG reductase-like,FABGL) | 第27页 |
·乙酰辅酶A 合成酶2(acetyl-Coenzyme A synthetase 2,ACAS2)基因 | 第27-28页 |
·类血管生长基因(angiopoietin-like 4,ANGPTL4)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9-32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动物分子育种的意义 | 第29页 |
·牛肉质性状与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意义 | 第29-30页 |
·牛基因克隆的、意义 | 第30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2-51页 |
·材料 | 第32-37页 |
·DNA 样品 | 第32页 |
·组织样品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33页 |
·主要试验设备及来源 | 第33页 |
·常用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第33-37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及软件 | 第37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7-51页 |
·侯选基因cDNA 全长序列的克隆方法 | 第37-44页 |
·牛FABGL、ANGPTL4 和ACAS2 基因组DNA 序列的分离 | 第44-46页 |
·侯选基因物理定位的RH 法 | 第46-47页 |
·三个侯选基因的多态性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1-81页 |
·牛FABGL、ACAS2 及ANGPTL4 基因的cDNA 分离、鉴定及相关研究 | 第51-61页 |
·牛FABGL 基因的cDNA 的克隆与测序鉴定 | 第51-52页 |
·牛FABGL 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与同源鉴定 | 第52-53页 |
·牛FABGL 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53-54页 |
·牛FABGL 蛋白跨膜结构预测 | 第54页 |
·牛ANGPTL4 基因cDNA 的克隆与测序鉴定 | 第54-55页 |
·ANGPTL4 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与同源鉴定 | 第55-57页 |
·牛ANGPTL4 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57页 |
·牛ACAS2 基因的cDNA 的克隆与测序鉴定 | 第57-58页 |
·ACAS2 基因编码序列的分析与同源鉴定 | 第58-61页 |
·三个侯选基因基因组DNA 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 第61-67页 |
·牛FABGL 基因DNA 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 第62-63页 |
·牛ANGPTL4 基因DNA 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 第63-65页 |
·ACAS2 基因 DNA 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 第65-67页 |
·牛FABGL、ANGPTL4 和ACAS2 基因的物理定位结果 | 第67-68页 |
·牛FABGL、ANGPTL4 和ACAS2 基因遗传变异的分析 | 第68-75页 |
·FABGL 基因的遗传变异检测结果—PCR-SSCP 分析 | 第69-70页 |
·FABGL 基因两个扩增片段在不同牛群中的多态分析结果 | 第70-72页 |
·ANGPTL4 基因的遗传变异检测结果 | 第72-73页 |
·ANGPTL4 基因280bp 片段在不同牛群中的多态性分析结果 | 第73-75页 |
·ACAS2 基因的遗传变异检测结果 | 第75页 |
·基因SNPs 与牛部分生长、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75-81页 |
·FABGL 基因第8 内含子PCR-SSCP 多态性和肉牛部分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75-78页 |
·FABGL 基因第5 内含子PCR-SSCP 多态性和肉牛部分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78页 |
·ANGPTL4 基因3'UTR PCR-SSCP 多态性和肉牛部分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78-8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81-94页 |
·关于候选基因法与数量性状的分析 | 第81-82页 |
·关于牛新基因的分离 | 第82-85页 |
·利用EST 数据库快速克隆牛新基因 | 第82-83页 |
·关于总RNA 提取与RACE 质量 | 第83页 |
·关于新分离的基因的鉴定 | 第83-85页 |
·关于新基因的定位 | 第85-87页 |
·关于定位引物的设计 | 第85-86页 |
·关于辐射杂种板与牛三个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86-87页 |
·关于基因的分子进化树 | 第87-88页 |
·关于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88页 |
·关干SNPS 的筛查与鉴定 | 第88-90页 |
·借助生物信息学的的方法来进行SNPs 位点的预测 | 第89页 |
·仔细判读测序峰图 | 第89-90页 |
·优化好PCR-SSCP 分析的条件 | 第90页 |
·根据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 第90页 |
·基因变异在不同群体中的分析 | 第90-91页 |
·基因多态性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91-93页 |
·FABGL 基因多态性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91-92页 |
·ANGPTL4 基因多态性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92-93页 |
·关于我国牛经济性状座位检测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93-94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6页 |
附录 | 第106-116页 |
缩略词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