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优化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1.1 引言 | 第7-8页 |
| 1.2 高超声速流动的主要特征 | 第8-9页 |
| 1.3 优化方法 | 第9页 |
| 1.4 气动优化设计 | 第9-10页 |
| 1.5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方法介绍 | 第12-35页 |
| 2.1 遗传算法 | 第12-17页 |
| 2.1.1 遗传算法的优化机理 | 第12页 |
| 2.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方法 | 第12-13页 |
| 2.1.3 实数编码方式下的交叉和变异算子 | 第13-14页 |
| 2.1.4 选取控制参数 | 第14-15页 |
| 2.1.5 排名选择机制 | 第15页 |
| 2.1.6 优选技术 | 第15-16页 |
| 2.1.7 动态惩罚 | 第16-17页 |
| 2.2 梯度法 | 第17-18页 |
| 2.3 共轭梯度法 | 第18-21页 |
| 2.3.1 共轭梯度法的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 2.3.2 共轭梯度法的迭代步骤 | 第20-21页 |
| 2.4 变度量法 | 第21-25页 |
| 2.4.1 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 2.4.2 DFP变度量法构造矩阵序列的产生 | 第23-24页 |
| 2.4.3 DFP变度量法的迭代步骤 | 第24-25页 |
| 2.5 混合遗传算法 | 第25-27页 |
| 2.5.1 混合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5-26页 |
| 2.5.2 松散式混合遗传算法 | 第26-27页 |
| 2.6 罚函数法 | 第27-32页 |
| 2.6.1 外点罚函数法 | 第28-30页 |
| 2.6.2 内点罚函数法 | 第30-32页 |
| 2.6.3 外点法与内点法地比较 | 第32页 |
| 2.7 小结 | 第32-35页 |
| 2.7.1 尺度的变换 | 第32-33页 |
| 2.7.2 全局性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气动特性的计算 | 第35-49页 |
| 3.1 气动力求解方法 | 第35-41页 |
| 3.1.1 牛顿法 | 第35-37页 |
| 3.1.2 牛顿修正公式 | 第37页 |
| 3.1.3 切楔/切锥方法 | 第37-39页 |
| 3.1.4 激波膨胀法 | 第39-41页 |
| 3.2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的工程预测方法 | 第41-46页 |
| 3.2.1 平面面元的确定 | 第41-43页 |
| 3.2.2 面元坐标系的建立 | 第43-45页 |
| 3.2.3 面元冲击角 | 第45页 |
| 3.2.4 压力系数 | 第45页 |
| 3.2.5 气动力系数的计算 | 第45-46页 |
| 3.3 气动热的工程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 3.3.1 引言 | 第46-47页 |
| 3.3.2 气动加热经验公式工程预测 | 第47-48页 |
| 3.4 引言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气动优化设计及结果 | 第49-71页 |
| 4.1 机翼的优化设计 | 第49-63页 |
| 4.1.1 不变翼形的机翼优化设计 | 第49-55页 |
| 4.1.1.1 优化算法结果的比较 | 第50-55页 |
| 4.1.2 变翼形的机翼优化设计 | 第55-63页 |
| 4.1.2.1 优化算法结果的比较 | 第56-63页 |
| 4.2 翼身组合体的优化设计 | 第63-70页 |
| 4.2.1 优化算法结果的比较 | 第64-70页 |
| 4.3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 5.1 结论 | 第71页 |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