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内容和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DOA估计技术 | 第13-24页 |
·阵列信号的基础 | 第13-15页 |
·信号模型 | 第13页 |
·阵列仿真模型 | 第13-15页 |
·DOA估计的经典法 | 第15-17页 |
·延迟相加法 | 第15-16页 |
·Capon最小方差法 | 第16-17页 |
·DOA估计的子空间法 | 第17-23页 |
·MUSIC算法 | 第17-19页 |
·Mini-Norm算法 | 第19-20页 |
·ESPRIT算法 | 第20-22页 |
·MUSIC和 Mini-Norm算法估计性能的比较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相干源的DOA估计技术 | 第24-37页 |
·空间平滑技术 | 第24-30页 |
·前向空间平滑(FSS) | 第25-26页 |
·前后向空间平滑(FBSS) | 第26-30页 |
·修正MUSIC算法 | 第30-32页 |
·矢量重构技术 | 第32-33页 |
·矢量奇异值分解法 | 第32页 |
·数据矩阵预处理 | 第32-33页 |
·Toeplitz化近似法 | 第33-35页 |
·空域滤波技术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相干源波束域及传播算子算法 | 第37-49页 |
·相干源波束域方位估计 | 第37-44页 |
·波束域高分辨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7-39页 |
·波束域方位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 | 第39-40页 |
·波束转换矩阵的构成 | 第40-41页 |
·相干源波束域方位估计原理图 | 第41页 |
·相干源的波束域 MUSIC及波束域 Mini-Norm法 | 第41-44页 |
·相干源传播算子算法 | 第44-48页 |
·传播算子法(PM) | 第44页 |
·相干源传播算子法 | 第44-46页 |
·相干源子传播算子法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改进的空间平滑技术及窄带信号的水池实验 | 第49-62页 |
·利用子阵互相关的空间平滑 | 第49-52页 |
·利用子阵互相关空间平滑的原理 | 第49-51页 |
·利用子阵互相关平滑技术的Mini-Norm算法 | 第51-52页 |
·加权空间平滑算法 | 第52-54页 |
·矩阵分解算法 | 第54-57页 |
·矩阵分解法 | 第54-56页 |
·基于空间平滑的矩阵分解法 | 第56-57页 |
·欠估计下相干源的DOA估计 | 第57-58页 |
·窄带信号的水池实验研究 | 第58-60页 |
·水池实验系统 | 第58-59页 |
·方位估计的水池实验研究结果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宽带相干源的 DOA估计 | 第62-79页 |
·非相干信号子空间法(ISM) | 第62-63页 |
·相干信号子空间方法(CSM) | 第63-70页 |
·算法的实质 | 第63-64页 |
·CSM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聚焦矩阵的构造方法 | 第65-69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69-70页 |
·修正ISM算法 | 第70-71页 |
·恒定束宽波束形成 | 第71-75页 |
·基本概念 | 第72页 |
·空间重采样法 | 第72-75页 |
·宽带波束域算法 | 第75-78页 |
·宽带波束域处理模型 | 第75-76页 |
·恒定束宽波束形成转换矩阵 | 第76-77页 |
·宽带波束域算法实用性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87页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