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专用集成电路论文

用于疾病诊断及环境毒物检测的微阵列及微流控芯片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4页
   ·引言第13-14页
   ·微分析系统的分类第14-17页
     ·微分析系统的发展起源第14-15页
     ·微分析系统的分类与定义第15-16页
     ·微阵列芯片与微流控芯片的关系第16-17页
   ·微分析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发展前沿第17-29页
     ·微阵列芯片第17-22页
     ·微流控芯片第22-29页
   ·论文的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创新性第29-32页
 参考文献第32-44页
第二章 基于叉指微电极阵列硅基芯片的免疫分析系统研究第44-58页
   ·引言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5-48页
     ·叉指电极阵列微芯片的制作第45-47页
     ·试剂与设备第47页
     ·抗体—聚吡咯共聚过程第47页
     ·蛋白质—聚吡咯膜表面的荧光显微及质量变化表征第47页
     ·免疫传感器芯片对血清中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电化学定点共聚过程的表征第48-51页
     ·免疫传感器芯片对抗原的检测第51-53页
     ·免疫传感器芯片测量血清样品中的抗原浓度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三章 集成三电极体系硅芯片上基于部分绝缘聚邻苯二胺膜的多分析物免疫分析第58-78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部分第59-62页
     ·集成电极阵列硅芯片的设计与制作第59-61页
     ·试剂和设备第61页
     ·抗体与聚邻苯二胺膜的共聚第61页
     ·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第61页
     ·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免疫测量第61-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3页
     ·部分绝缘抗体—PoPD免疫传感器的表征第62-65页
     ·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考察部分绝缘的抗体—PoPD免疫传感器的性质第65-66页
     ·免疫分析芯片的性能第66-70页
     ·免疫分析芯片对样品的检测第70-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第四章 基于定点蛋白质固定的新策略和微流控芯片酶反应器研究第78-103页
 第一节 等电聚焦—凝胶化过程实现微流控芯片中蛋白质的定点固定第78-91页
     ·引言第78-80页
     ·实验部分第80-83页
       ·试剂第80页
       ·PMMA微流控芯片的制作第80-81页
       ·PMMA芯片通道表面修饰过程及IEF-GEL过程的实现第81-82页
       ·IEF-GEL过程的荧光显微表征第82-83页
       ·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反应器的电泳—电化学检测第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90页
       ·功能化微流控通道内通过IEF-GEL产生浓缩包埋的蛋白条带第83-86页
       ·IEF-GEL策略构建固定化微流控酶反应器第86-88页
       ·IEF-GEL过程中PVA的影响第88-90页
       ·IEF-GEL过程后载体两性电解质的消除第90页
     ·结论第90-91页
 第二节 固定乙酰胆碱酯酶微流控反应器的初步研究第91-96页
     ·引言第91页
     ·实验部分第91-93页
       ·试剂第91-92页
       ·PMMA微流控芯片的制作第92页
       ·PMMA芯片通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固定第92页
       ·固定乙酰胆碱酯酶反应器的电泳—电化学检测第92-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95页
       ·硫代胆碱检测电位的初步确定第93-94页
       ·乙酰胆碱酯酶微反应器的初步响应第94-95页
     ·结论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3页
第五章 集成三电极体系丝网印刷电极用于环境中毒物的检测第103-127页
 第一节 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痕量铅的初步研究第103-109页
     ·引言第103-104页
     ·实验部分第104-106页
       ·仪器设备与试剂第104页
       ·丝网印刷过程第104-106页
       ·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实验步骤第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08页
       ·铅离子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分析实验条件的优化第106-108页
       ·工作曲线及检测限第108页
     ·结论第108-109页
 第二节 无介体丝网安培型生物传感器以流动注射法检测高盐环境中的有机磷第109-123页
     ·引言第109-110页
     ·实验部分第110-112页
       ·设备与试剂第110-111页
       ·丝网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第111页
       ·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搭建第111页
       ·有机磷的测量过程第111-112页
     ·结果与讨论第112-122页
       ·氧化铝凝胶对体系的催化与促进电子转移作用第112-115页
       ·AChE-Al_2O_3-SPE生物传感器的酶动力学响应第115-116页
       ·利用AChE-Al_2O_3-SPE生物传感器来监测有机磷农药第116-118页
       ·生物传感器中酶活性的再生第118-121页
       ·实际样品分析第121-122页
     ·结论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进一步工作建议第127-132页
   ·引言第127页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识别阵列第127-128页
   ·微流控芯片第128-129页
   ·重金属离子传感器第129-130页
   ·有机磷农药等环境毒物小分子的监测第130-132页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尼司特洗脱支架的研制及其预防猪冠状动脉新生内膜增殖的作用
下一篇: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重组蛋白的研制及其在过敏性哮喘炎症中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