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意义--上海啤酒厂近现代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的缘起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框架所涉及相关概念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的框架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所涉及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第2章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理论背景 | 第13-26页 |
2.1 国际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脉络 | 第13-17页 |
2.1.1 相关国际机构组织与宪章 | 第14页 |
2.1.2 《威尼斯宪章》 | 第14-16页 |
2.1.3 国际历史建筑保护主流派别的发展 | 第16-17页 |
2.2 历史建筑保护原则、流程与细节 | 第17-20页 |
2.2.1 国际上具体保护实践原则 | 第17-19页 |
2.2.2 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实际流程 | 第19-20页 |
2.3 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 第20-23页 |
2.3.1 历史建筑可能的再利用方式 | 第21-23页 |
2.3.2 近代工业厂房的改建 | 第23页 |
2.4 我国与上海市保护历史建筑的发展进程 | 第23-26页 |
第3章 本案分析 | 第26-41页 |
3.1 事件回溯 | 第26-28页 |
3.1.1 啤酒厂房历史与概况调研 | 第27-28页 |
3.2 对啤酒厂建筑的前期研究与分析 | 第28-34页 |
3.2.1 建筑师个人的特点研究 | 第28-29页 |
3.2.2 建筑的风格与艺术价值 | 第29-33页 |
3.2.2.1 装饰艺术派建筑简述 | 第30页 |
3.2.2.2 装饰艺术派建筑在上海的历史回顾 | 第30-31页 |
3.2.2.3 本案建筑的特征要素分析 | 第31-33页 |
3.2.3 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与资源 | 第33-34页 |
3.3 制定设计原则与设计概念 | 第34-37页 |
3.3.1 设计的主导原则 | 第35-36页 |
3.3.2 设计概念与策略的具体制定 | 第36-37页 |
3.4 工程详细设计与实施细节 | 第37-41页 |
3.4.1 建筑的测绘与结构质量检测 | 第37-38页 |
3.4.2 建筑改造的具体设计 | 第38-41页 |
第4章 国内外保护与再利用案例横向比较 | 第41-43页 |
第5章 反思与总结 | 第43-48页 |
5.1 本案的历史价值 | 第43-44页 |
5.2 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整体反思 | 第44页 |
5.3 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 第44-45页 |
5.4 小结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 第50-60页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