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工程变更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提出问题的背景及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工程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委托代理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委托代理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对委托代理形式变化的尝试性研究 | 第18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工程变更及委托代理概述 | 第21-27页 |
·工程变更概述 | 第21-24页 |
·工程变更概念 | 第21-22页 |
·工程变更产生原因 | 第22-24页 |
·委托代理概述 | 第24-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简介 | 第24页 |
·简易委托代理模型 | 第24-27页 |
第3章 工程变更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27-50页 |
·基于绩效提升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27-30页 |
·绩效提升模型的假设前提 | 第27-29页 |
·绩效提升的最优化模型 | 第29-30页 |
·基于绩效提升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第30-37页 |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讨论 | 第30-31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承包商努力程度 | 第31-32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激励相容约束条件 | 第32-33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业主与承包商的风险分摊率 | 第33-34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兼顾利益双方的风险分摊率 | 第34-37页 |
·工程变更委托代理模型 | 第37-43页 |
·工程变更的进一步解释 | 第37-38页 |
·工程变更委托代理模型假设 | 第38-42页 |
·工程变更委托代理模型 | 第42-43页 |
·工程变更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第43-49页 |
·工程变更委托代理模型相关参数分析 | 第43-46页 |
·针对特定合同形式的讨论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工程变更监督机制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50-62页 |
·工程变更监督机制模型 | 第50-56页 |
·监督的界定 | 第50-52页 |
·监督机制模型 | 第52-56页 |
·工程变更监督机制模型分析 | 第56-61页 |
·工程变更监督机制影响因素 | 第56-60页 |
·"虚拟收益"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承包合同条款分析 | 第62-66页 |
·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条款 | 第62页 |
·合同条款分析 | 第62-65页 |
·质量标准条款 | 第62-63页 |
·合同价款 | 第63-64页 |
·施工变更条款 | 第64页 |
·补充条款 | 第64-65页 |
·合同价款的支付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66-71页 |
·项目背景 | 第66-67页 |
·工程变更分析 | 第67-71页 |
·工程变更说明 | 第67页 |
·工程变更中承包商的努力程度 | 第67-68页 |
·工程变更中承包商的风险分摊率 | 第68页 |
·工程变更过程中业主的监督 | 第68-69页 |
·实际项目中的监督假设条件 | 第69页 |
·业主在工程变更中监督的影响情况 | 第69-7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被录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