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1页 |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1-43页 |
·基础设施的内涵 | 第21-26页 |
·基础设施的定义 | 第21-23页 |
·基础设施的分类 | 第23-24页 |
·基础设施的特征 | 第24-26页 |
·基础设施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 第26-29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我国研究 | 第27-29页 |
·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第29-30页 |
·基础设施规划 | 第30-31页 |
·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方法 | 第31-32页 |
·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研究 | 第32-40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32-34页 |
·按照投融资项目理论区分城市基础设施 | 第34-35页 |
·城市基础设施政府投融资渠道 | 第35-37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演变历程 | 第37页 |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呈现新的变化 | 第37-39页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体制现状 | 第39-40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40-43页 |
·研究现状评价 | 第40-42页 |
·论文主要研究空间 | 第42-43页 |
第3章 中山市基础设施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43-63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现状分析与评价 | 第43-50页 |
·交通便捷性显著改善,运输能力大幅提高 | 第43-47页 |
·供电能力增强 | 第47-48页 |
·城市供水能力不断提高,保证了全市生产和生活用水 | 第48-49页 |
·生态建设和城市环保成就显著 | 第49-50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0-63页 |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 第50-55页 |
·水运和港口通航能力不适应中山市产业提升的需要 | 第55-56页 |
·发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 | 第56-58页 |
·供水设施缺乏统一规划 | 第58-60页 |
·环保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镇区更为严重 | 第60-63页 |
第4章 中山市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63-73页 |
·建设资金不足是中山市基础设施滞后的直接原因 | 第63-64页 |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 | 第64-65页 |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突显了基础设施能力的不足 | 第65页 |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加重了基础设施的负担 | 第65页 |
·现有的行政体制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发展 | 第65-66页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改革进展不大 | 第66-69页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落后 | 第69-71页 |
·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第71-73页 |
第5章 中山市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策略研究 | 第73-93页 |
·中山市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的动因 | 第73-76页 |
·中山市经济的新一轮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 第73页 |
·四大组团的协调发展要求优化基础设施的布局 | 第73-74页 |
·城市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 第74页 |
·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 第74页 |
·融入“珠三角”城市群要求基础设施现代化 | 第74-76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76-77页 |
·总体目标 | 第76页 |
·目标体系 | 第76-77页 |
·发展的原则 | 第77-78页 |
·资金需求 | 第78-79页 |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量预测 | 第78页 |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第78-79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发展的六大策略 | 第79-84页 |
·确立优先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战略 | 第79-80页 |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 | 第80-81页 |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 | 第81-82页 |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 | 第82页 |
·基础设施建设与组团经济相适应 | 第82-83页 |
·大力发展绿色基础设施 | 第83-84页 |
·重点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研究 | 第84-93页 |
·公路发展的措施 | 第84-88页 |
·港口建设措施 | 第88-89页 |
·电力设施建设的措施 | 第89-90页 |
·供水设施的建设措施 | 第90页 |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措施 | 第90-91页 |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措施 | 第91-93页 |
第6章 中山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 第93-115页 |
·中山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目标 | 第93-94页 |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体制创新 | 第94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组织创新 | 第94-98页 |
·成立政府型的公司,为政府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 | 第94-96页 |
·城市投资公司的筹资作用 | 第96-98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制度创新 | 第98-101页 |
·解决土地储备中心的关键问题,增加土地收益 | 第98-100页 |
·建立市、镇投资分担机制,增加城建资金 | 第100页 |
·集中城市设施的收费,建立专项基金 | 第100页 |
·提高城市经营水平,合理经营城市存量资产,增加城建资金 | 第100-101页 |
·提高公路等级,充分利用路桥一盘棋来筹集公路项目资金 | 第101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创新 | 第101-108页 |
·政策创新目的 | 第101页 |
·经营性、准经营性和公益性基础设施收益特性 | 第101-103页 |
·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政策创新 | 第103-107页 |
·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政策创新 | 第107-108页 |
·中山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创新 | 第108-115页 |
·强化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率 | 第108-112页 |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 第112-11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115-117页 |
·展望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附录: 十一五中山市基础设施需求预测 | 第122-130页 |
个人简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