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力容器论文

边缘应力区局部减薄强度特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0页
   ·概述第8-9页
   ·局部减薄评定规范简介第9-15页
     ·美国ASME/ANSI 831G(确定腐蚀管线剩余强度)规范第9-10页
     ·美国ASME CASE N-480 验收总则第10-12页
     ·澳标A53788-1990 附录N圆柱壳、锥壳和球壳局部减薄的评定第12-13页
     ·英国BSIPD6493-1995 草案附录F第13-14页
     ·我国规范中的评定方法第14-15页
   ·数值计算方法第15-16页
   ·非线性问题及其解法第16-18页
     ·非线性问题第16-17页
     ·非线性问题解法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8-20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弹塑性理论分析第20-30页
   ·弹性分析第20-24页
     ·接管筒体边缘区应力的理论分析第20-21页
     ·封头筒体边缘区应力的理论分析第21-24页
   ·塑性极限载荷的确定第24-30页
     ·确定极限载荷的方法第24页
     ·确定极限载荷的准则第24-30页
第三章 弹性应力分析第30-55页
   ·原始模型第30页
   ·边缘应力区局部减薄尺寸的确定第30-34页
     ·凹坑形状尺寸(A、B、C)的确定第31-34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4-36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6-55页
     ·各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第36-42页
     ·各因数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第42-45页
     ·应力集中系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5-46页
     ·边缘应力区凹坑表面应力集中系数的估算第46-49页
     ·边缘应力区相当应力的变化规律第49-55页
第四章 塑性极限载荷分析第55-67页
   ·材料非线形与几何非线性的对比第55-56页
   ·凹坑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对极限载荷的影响第56-61页
     ·凹坑深度C的影响第56-57页
     ·凹坑长轴A的影响第57-59页
     ·凹坑位置D的影响第59-60页
     ·凹坑长轴平行和垂直筒体轴向的影响第60-61页
     ·凹坑在筒体内外表面对极限载荷的影响第61页
   ·凹坑的塑性变形过程第61-67页
第五章 无量纲参数G0判据的修正第67-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89页
 附录1 表面环向应力随凹坑几何尺寸和位置变化计算数据第75-77页
 附录2 凹坑表面应力集中系数随几何尺寸和位置变化计算数据第77页
 附录3Ⅰ模型和Ⅱ模型正交试验表第77-78页
 附录4 拟合公式和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对比表第78-80页
 附录5 计算源程序第80-88页
 附录6 公式拟合数据表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上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思考
下一篇:GA3、6-BA和2,4-D在黄瓜种衣剂中的应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