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脱扣器概述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智能脱扣器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1 国内外智能脱扣器现状 | 第10页 |
1-3-2 智能脱扣器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3 智能脱扣器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智能脱扣器系统设计基础 | 第13-21页 |
§2-1 智能脱扣器工作原理 | 第13-17页 |
2-1-1 智能脱扣器保护任务的特性 | 第13-16页 |
2-1-2 智能脱扣器保护任务的实现 | 第16-17页 |
§2-2 智能脱扣器系统设计的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2-2-1 电压、电流的计算 | 第17-18页 |
2-2-2 功率和功率因素的计算 | 第18-19页 |
2-2-3 电网频率的计算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31页 |
§3-1 智能脱扣器的设计原理 | 第21-22页 |
§3-2 智能脱扣器的设计方案 | 第22-31页 |
3-2-1 控制器的选择 | 第22-23页 |
3-2-2 DSP芯片的选用原则 | 第23页 |
3-2-3 TMS320F2812 DSP芯片及其开发环境 | 第23-25页 |
3-2-4 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25-26页 |
3-2-5 RS-485通信规范介绍 | 第26-27页 |
3-2-6 CAN总线通信介绍 | 第27-31页 |
第四章 智能脱扣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54页 |
§4-1 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 | 第31页 |
§4-2 系统软硬件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4-2-1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 第31页 |
4-2-2 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4-3 系统的软硬件详细设计 | 第32-51页 |
4-3-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4-3-2 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4-3-3 A/D转换模块设计 | 第34-40页 |
4-3-4 人机接口模块设计 | 第40-44页 |
4-3-5 数据存储扩展模块设计 | 第44页 |
4-3-6 供电电源模块设计 | 第44页 |
4-3-7 通信模块设计 | 第44-51页 |
§4-4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51-54页 |
4-4-1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52页 |
4-4-2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52-54页 |
第五章 FFT算法在DSP上的实现 | 第54-63页 |
§5-1 FFT算法概述 | 第54-55页 |
§5-2 FFT算法原理 | 第55-56页 |
§5-3 FFT算法特点与实现 | 第56-59页 |
5-3-1 FFT算法特点 | 第56-57页 |
5-3-2 FFT碟形运算法流程 | 第57页 |
5-3-3 FFT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57页 |
5-3-4 FFT算法程序设计注意问题 | 第57-59页 |
§5-4 FFT算法的误差分析 | 第59-63页 |
5-4-1 FFT算法的计算误差 | 第59-61页 |
5-4-2 减少FFT算法计算误差的方法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