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鲸》的意蕴层次系统--一种新的批评方法:意蕴层次批评的个案操作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难题——《白鲸》 | 第8-22页 |
第一节 赫尔曼·梅尔维尔和他的文学业绩 | 第8-10页 |
1. 生活经历 | 第8-9页 |
2. 思想背景 | 第9-10页 |
3. 文学成绩 | 第10页 |
第二节 《白鲸》的大体轮廓 | 第10-12页 |
1. 故事梗概 | 第10-11页 |
2. 主要冲突 | 第11-12页 |
第三节 众说纷纭的《白鲸》主题 | 第12-19页 |
1. 写实论(Realistic) | 第12-13页 |
2. 审美论(Romantic) | 第13-14页 |
3. 象征论(Symbolic) | 第14-19页 |
第四节 从意蕴层次系统看小说《白鲸》的历史沉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关于文学意蕴研究方法的思考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文学意蕴研究的状况 | 第22-25页 |
1. 单层意蕴与多层意蕴 | 第22-23页 |
2. 作者原意、意义本体和读者阐释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对旧的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新的意蕴层次批评方法的提出 | 第26-31页 |
1. 意蕴层面的内在复杂性 | 第27-28页 |
2. 意蕴层面的内在层次结构 | 第28-29页 |
3. 意蕴层次批评方法的采用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白鲸》的意蕴层次系统 | 第31-71页 |
第一节 《白鲸》的丰富意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白鲸》的审美情韵 | 第32-42页 |
第一层 故事情节层面 | 第32-33页 |
第二层 景色与氛围层面 | 第33-38页 |
第三层 艺术生命美层面 | 第38-42页 |
第三节 《白鲸》的历史意蕴 | 第42-51页 |
第四层 技术历史层面 | 第42-44页 |
第五层 捕鲸业的文化史 | 第44-47页 |
第六层 美国性格的象征 | 第47-51页 |
第四节 《白鲸》的深层哲理意蕴 | 第51-71页 |
第七层 西方世界的财富和占有 | 第51-54页 |
第八层 美国心灵的内在矛盾 | 第54-57页 |
第九层 命运之谜题 | 第57-61页 |
第十层 灵魂的抉择 | 第61-64页 |
第十一层 生态警示 | 第64-67页 |
第十二层 西方文明的救赎之路 | 第67-71页 |
第四章 弦外之音:《白鲸》的有益启示 | 第71-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84页 |
1. 航海路线图 | 第75页 |
2. 主要人物 | 第75-76页 |
3. 次要人物 | 第76-78页 |
4. 地点与道具 | 第78-80页 |
5. 《白鲸》的中文译名、译本状况 | 第80-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后记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