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丰富探究学习的理论 | 第10页 |
2、有利于基础教育理科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 第10-11页 |
3、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 第11页 |
4、有利于培养适合新课程教学的教师 | 第11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国内外探究学习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一) 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强调探究 | 第12-18页 |
1、物理新课程对物理实验探究性的主要体现 | 第12-14页 |
2、强调探究的物理新课程对高师物理专业教师教育的挑战 | 第14-18页 |
(二) 国内外对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二、探究学习理论概述 | 第23-32页 |
(一) 探究学习是对科学探究的模拟 | 第23-25页 |
(二) 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 | 第25-27页 |
1、科学探究学习以科学问题为中心 | 第25-26页 |
2、科学探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 | 第26页 |
3、科学探究重视合作与交流 | 第26-27页 |
4、科学探究重视收集实证资料 | 第27页 |
5、科学探究重视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 | 第27页 |
(三) 科学探究的要素和过程 | 第27-30页 |
(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学习 | 第30-32页 |
三、物理实验与探究学习的整合 | 第32-49页 |
(一) 物理实验的哲学意义 | 第32-40页 |
1、物理实验能够使人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规律性的知识 | 第35-37页 |
2、物理实验过程始终要有物理学理论的指导 | 第37页 |
3、物理实验是创立物理学理论的基础和先导 | 第37-39页 |
4、物理实验是检验知识真伪的标准 | 第39-40页 |
(二) 物理实验的教育意义 | 第40-44页 |
1、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教育功能 | 第41-43页 |
2、物理实验教学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现状 | 第43-44页 |
(三) 物理实验在物理探究学习中的功能 | 第44-45页 |
1、物理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物理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 第45页 |
2、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 第45页 |
3、物理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 | 第45页 |
(四) 探究性实验及其特点 | 第45-46页 |
1、探究性 | 第46页 |
2、自主性 | 第46页 |
3、过程性 | 第46页 |
4、学会学习 | 第46页 |
(五) 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和探究学习的整合 | 第46-49页 |
1、高师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 第47页 |
2、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 第47-49页 |
四、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 | 第49-67页 |
(一) 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49-54页 |
1、认知结构理论 | 第49-50页 |
2、建构主义理论 | 第50-53页 |
3、人本主义教育观 | 第53-54页 |
(二) 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原则 | 第54-58页 |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 第54-55页 |
2、实验课题贴近学生实际,原理简单 | 第55-56页 |
3、实验遵循科学性原则,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第56-57页 |
4、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自由、合作的探究环境 | 第57-58页 |
5、让高师学生真正体验探究过程,并通过探究构建探究性物理实验设计的知识的原则 | 第58页 |
(三) 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 | 第58-67页 |
1、学习背景和学习者分析 | 第59页 |
2、学习任务设计 | 第59-61页 |
3、教学目标 | 第61-62页 |
4、教学策略 | 第62-64页 |
5、教学过程设计 | 第64-65页 |
6、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设计举例(见附录1) | 第65-67页 |
五、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教学实施 | 第67-84页 |
(一) 理论讲解阶段 | 第67-73页 |
(二) 高师学生探究性物理实验学习阶段 | 第73-81页 |
1、学生实验模块的选择 | 第73-74页 |
2、实验探究过程 | 第74-81页 |
(三) 实验成果展示 | 第81-83页 |
(四) 学生的部分实验报告(见附录4) | 第83-84页 |
六、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教学评价 | 第84-97页 |
(一) 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原则 | 第84页 |
(二) 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方法 | 第84-86页 |
1、量化评价方法 | 第84-86页 |
2、质性评价方法 | 第86页 |
(三) 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总结 | 第86-97页 |
1、知识与技能维度 | 第86-88页 |
2、过程与方法维度 | 第88-90页 |
3、创造性维度 | 第90-93页 |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 | 第93-97页 |
七、研究的问题、思考和展望 | 第97-102页 |
(一)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97页 |
(二) 研究思考和展望 | 第97-102页 |
1、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应该具备的特点 | 第98-99页 |
2、高师探究性物理实验的一些建议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1、探究性物理实验设计案例 | 第106-115页 |
案例1、研究螺旋弹簧的物理特性 | 第106-109页 |
案例2、研究电感、电容的特性 | 第109-113页 |
案例3、黑箱实验探究 | 第113-115页 |
附录 2、调查问卷:短学期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调查 | 第115-117页 |
附录 3、探究性物理实验目录 | 第117-118页 |
附录 4、学生的部分实验报告 | 第118-125页 |
实验1、探索黑箱之迷 | 第118-122页 |
实验2、神奇的小魔丸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