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股东权利与义务的内容 | 第11-23页 |
一、股东权的含义 | 第11-15页 |
(一) 股东的含义 | 第11页 |
(二) 股东权的含义 | 第11-12页 |
(三) 股东权的性质 | 第12-14页 |
(四) 股东权的分类 | 第14-15页 |
二、股东权利的内容 | 第15-20页 |
(一) 出席股东会议及会上表决权 | 第15页 |
(二) 股息、红利分配权 | 第15-16页 |
(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第16页 |
(四) 股东会提案权 | 第16-17页 |
(五) 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建议权和知情权 | 第17页 |
(六) 股份转让权和优先受让出资权 | 第17-18页 |
(七) 公司增资时的优先认购权 | 第18-19页 |
(八) 剩余财产分配权 | 第19页 |
(九)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的权利 | 第19页 |
(十) 退股权 | 第19页 |
(十一) 诉讼权 | 第19-20页 |
三、股东义务的内容 | 第20-23页 |
(一) 向公司出资的义务 | 第20-21页 |
(二) 遵守公司章程 | 第21页 |
(三) 对公司所负债务承担责任 | 第21页 |
(四) 在公司存续期间不得抽回出资的义务 | 第21-22页 |
(五) 发起人股东的资本充实责任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股东权利的实现具体现状及分析 | 第23-33页 |
一、股东权利的实现现状 | 第23-25页 |
(一) 公司信息披露严重失真,股东知情权无法充分实现 | 第23页 |
(二) 股东大会出现形式化现象,有被弱化或形式化趋势 | 第23-24页 |
(三) 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不合理 | 第24页 |
(四) 董事会被控股股东操纵,不适应公司规范治理的要求 | 第24页 |
(五) 监事会监督职能弱化 | 第24页 |
(六) 司法救济手段不完善 | 第24-25页 |
二、股东权利的实现障碍 | 第25-29页 |
(一) 国家有关部门对国有公司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 | 第25-26页 |
(二) 股东的权利意识、风险意识不强 | 第26-27页 |
(三) 中小股东受到忽视或轻视,影响中小股东权利的实现 | 第27-28页 |
(四) 对“两权分离”的理论误区 | 第28-29页 |
(五) 现行立法、行政体制的不完善 | 第29页 |
三、阻碍股东权利实现的危害性 | 第29-33页 |
(一) 将削弱资本市场的作用 | 第29-30页 |
(二) 不利于公司良性机制的形成 | 第30-31页 |
(三) 难以保障股东权益 | 第31-32页 |
(四) 具有社会危害性 | 第32页 |
(五) 不利于“入世”后企业竞争力增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完善股东权利与义务的建议 | 第33-58页 |
一、加强中小股东的权利保护 | 第33-47页 |
(一) 确立累积投票制度 | 第33-36页 |
(二) 完善表决权代理制度 | 第36-40页 |
(三) 股东投票权的限制与排除制度 | 第40-43页 |
(四)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第43-47页 |
二、加强控制股东的义务 | 第47-58页 |
(一) 控制股东的法律界定 | 第48-49页 |
(二) 控制股东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49-51页 |
(三) 控制股东的注意义务 | 第51-53页 |
(四) 控制股东的忠实义务 | 第53-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