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力学量测量仪表论文--振动测量仪表论文

基于DSP的便携式测振仪的研发

第一章 前言第1-14页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课题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传感器的选定第14-19页
   ·概述第14页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与特性第14-15页
   ·电涡流传感器的选型第15-16页
     ·探头选择第16页
     ·延伸电缆选择第16页
     ·前置器选择第16页
   ·电涡流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状态信息及意义第16-18页
   ·转速测量传感器的选型第18-19页
第三章 前向通道的软硬件设计第19-33页
   ·前向通道的硬件设计方案第19页
   ·直流分量的提取第19-20页
   ·交流分量的提取第20页
   ·转速信号的提取第20-22页
   ·锁相环的设计第22-25页
     ·锁相环的原理第22-23页
     ·锁相环硬件电路的设计及参数选择第23-24页
     ·锁相环倍频电路的软件实现及结果分析第24-25页
   ·自适应抗混叠跟踪滤波器的实现第25-28页
     ·设计自适应抗混叠跟踪滤波器的意义第25-26页
     ·混叠产生过程第26页
     ·抗混叠滤波器的选择第26-27页
     ·自适应抗混叠跟踪滤波器的硬件设计第27-28页
   ·数据采集的软硬件实现第28-33页
     ·整周期采样第29页
     ·A/D芯片的选择第29-30页
     ·FIFO的选择第30页
     ·数据采集的硬件实现第30-32页
     ·数据采集的软件实现第32-33页
第四章 DSP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第33-56页
   ·DSP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第33页
   ·DSP芯片的选择第33-34页
   ·DSP目标板的电源设计第34-35页
   ·DSP目标板的时钟设计第35-36页
   ·DSP目标板逻辑电平变换的设计第36-40页
     ·逻辑电平不同接口时出现的问题第36-37页
     ·3.3V、SV混合系统中不同电平的转换标准及4种接口情况第37-38页
     ·电平变换的实现方法第38页
     ·DSP目标板电平变换的具体实现第38-40页
   ·DSP与FIFO通信模块的设计第40-41页
   ·DSP目标板 Boot助ad的软硬件设计第41-48页
     ·BootLoad模式介绍及 Boot文件的生成第42-45页
     ·Flash Memory芯片简介第45-46页
     ·地址映射方式第46页
     ·DsP与 Flash Memory的硬件连接第46-47页
     ·DSP BootLoad的软件设计第47-48页
   ·DSP与微控制器通信的实现第48-51页
     ·DSP与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第49-50页
     ·DSP与微控制器的软件实现第50-51页
   ·振动信号状态信息在 DSP中的提取第51-56页
     ·轴心位置的提取第52页
     ·峰一峰值的提取第52页
     ·工频幅值和相位的提取第52页
     ·FFT在 DSP中的实现第52-56页
第五章 微控制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第56-76页
   ·微控制器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第56页
   ·实时时钟的软硬件设计第56-62页
     ·时钟芯片的选择和简介第57页
     ·微控制器与实时时钟的硬件设计第57页
     ·微控制器与实时时钟的软件设计第57-62页
   ·微控制器与数据存储器的通信第62-66页
     ·W78E58与 FM24C256的硬件连接第62-63页
     ·W78E58与 FM24C256的软件实现第63-66页
   ·W78 E58控制1尤M菜单显示的实现第66-75页
     ·W78 E58与 LCM的硬件连接第66-67页
     ·LCM12864 ZK驱动程序的实现第67-73页
     ·LCM菜单的实现第73-75页
   ·主程序软件流程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页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 1第81-84页
附录 2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才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活体细胞凋亡核素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