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 第1-15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的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 第15-31页 |
·“动物解放”论的基本内容 | 第15-21页 |
·“动物解放”论的核心 | 第15-16页 |
·“动物解放”论的原则 | 第16-20页 |
·“动物解放”论的目标 | 第20-21页 |
·以往的动物保护主义 | 第21-31页 |
·动物保护主义的发展轨迹 | 第21-23页 |
·近代“仁慈主义”的动物保护思想 | 第23-25页 |
·辛格对以往动物保护主义的检视 | 第25-27页 |
·动物解放主义与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 | 第27-31页 |
第3章 “动物解放”论与当代其他环境伦理学之比较 | 第31-43页 |
·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 第31-33页 |
·“动物权利论”的内容 | 第31-32页 |
·“动物权利论”的缺陷 | 第32-33页 |
·泰勒的“生物中心主义” | 第33-37页 |
·“生物中心主义”的内容 | 第34-36页 |
·“生物中心主义”的补充规定 | 第36-37页 |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 | 第37-43页 |
·大地伦理学的内容 | 第37-39页 |
·个体主义的动物解放论与整体主义的大地伦理学的对立 | 第39-43页 |
第4章 对辛格“动物解放”论的异议与修正 | 第43-55页 |
·“动物解放”论的理论困境 | 第43-47页 |
·由“动物解放”滑向“优生主义” | 第43-45页 |
·功利主义的理论困境 | 第45-47页 |
·“动物解放”论的实践问题 | 第47-55页 |
·“自然的权利”诉讼 | 第47-48页 |
·“动物解放”论在我国的实践 | 第48-51页 |
·讨论“动物解放”论的现实意义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
声明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