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网格技术及中国地震减灾仿真网格研究概况 | 第10-23页 |
| ·网格的概念 | 第10-12页 |
| ·网格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网格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网格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网格系统软件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网格计算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 ·欧洲数据网格(Data Grid) | 第17页 |
| ·美国地震工程网格(NEESgird) | 第17页 |
| ·中国国家网格(ChinaGrid,或CNGrid) | 第17-18页 |
| ·中国地震减灾仿真网格(CEDAGrid)及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 ·地震灾情视景仿真 | 第19页 |
| ·地震会商系统 | 第19页 |
| ·地震基础数据库系统 | 第19-20页 |
| ·网格计算平台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中国地震减灾仿真网格中资源管理与作业分配研究 | 第23-55页 |
| ·基本需求 | 第23-24页 |
| ·网格计算平台初期建设及潜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 ·所需技术 | 第25-29页 |
| ·Web服务技术 | 第25-26页 |
| ·OGSA | 第26-27页 |
| ·GT3(Globus Toolkit 3.0) | 第27-2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 ·解决思路 | 第29-30页 |
| ·资源管理和作业动态分配模型(ProRMJA)的建立 | 第30-45页 |
| ·构建ProRMJA所需技术 | 第30-38页 |
| ·基于GT3网格编程——服务器端 | 第30-31页 |
| ·基于GT3网格编程——客户机端 | 第31页 |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性能的量化 | 第31-32页 |
| ·计算机算法之时间复杂度 | 第32-34页 |
| ·网络通信 | 第34-38页 |
| ·ProRMJA系统结构 | 第38-39页 |
| ·ProRMJA的实施 | 第39-45页 |
| ·ProRMJA的程序编码 | 第45-47页 |
| ·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平台物理结构 | 第47-48页 |
| ·应力触发实例运行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基于Web GIS的地震信息网络发布机制 | 第55-73页 |
| ·地震监测数据服务现状 | 第55-63页 |
| ·GIS技术 | 第63-64页 |
| ·基于Web GIS的地震信息网络发布机制 | 第64-71页 |
| ·发布系统的逻辑结构 | 第65页 |
| ·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65-67页 |
| ·开发环境与编程工具 | 第67页 |
| ·数据操作 | 第67-68页 |
| ·应用开发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 第四章 基于Web GIS的台站信息发布 | 第73-85页 |
| ·国家地震台网发布 | 第73-81页 |
| ·系统主页 | 第74页 |
| ·系统功能 | 第74-75页 |
| ·图层操作 | 第75-78页 |
| ·GIS操作 | 第78-79页 |
| ·台站介绍 | 第79-81页 |
| ·区域地震台网信息发布 | 第81-84页 |
| ·区域地震台网图层操作 | 第82-83页 |
| ·区域地震台网各个子网 | 第83-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五章 基于Web GIS的地震监测数据的发布 | 第85-98页 |
| ·快报目录信息查询 | 第85-88页 |
| ·静态图片 | 第85-87页 |
| ·动态影像 | 第87-88页 |
| ·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查询 | 第88-95页 |
| ·基于Web GIS的地震目录查询的特点 | 第89页 |
| ·查询输入 | 第89-90页 |
| ·结果输出 | 第90-91页 |
| ·GIS操作 | 第91页 |
| ·反向查询 | 第91-93页 |
| ·GIS分析 | 第93页 |
| ·全球三维分布 | 第93-95页 |
| ·地震序列信息查询 | 第95-96页 |
| ·实时地震波形查询 | 第96-97页 |
| ·小结 | 第97-98页 |
| 第六章 基于Web GIS的地震基础数据库的发布 | 第98-109页 |
| ·中国大陆区域形变资料发布 | 第98-100页 |
| ·中国大陆构造信息数据库发布 | 第100-102页 |
|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数据库发布 | 第102-104页 |
| ·首都圈潜在震源区和地震危险区数据发布 | 第104-106页 |
| ·首都圈布格异常资料发布 | 第106页 |
| ·首都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发布 | 第106-108页 |
| ·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近一步研究工作 | 第109-112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9-110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110-112页 |
| 作者简介及论文情况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