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3页 |
|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7-9页 |
| ·杂种优势定义 | 第7页 |
|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 第7-8页 |
| ·杂种优势的性状表现 | 第8页 |
| ·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应用 | 第8-9页 |
| ·作物光合速率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光合速率定义 | 第9页 |
| ·光合速率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QTL分析 | 第10-13页 |
| ·QTL定位条件 | 第10页 |
| ·水稻分子遗传图谱 | 第10-11页 |
| ·定位群体 | 第11页 |
| ·QTL定位方法 | 第11-12页 |
| ·水稻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水稻QTL克隆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QTL数目及其表型效应 | 第13页 |
| ·QTL相关的染色体区域 | 第13页 |
| ·QTL作用模式 | 第13-15页 |
| ·影响QTL检测的因素 | 第15-16页 |
| ·高代回交QTL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AB-QTL分析法的定义 | 第16页 |
| ·AB-QTL分析实例 | 第16-17页 |
| ·渗入系 | 第17-23页 |
| ·渗入系构建方法 | 第17页 |
| ·渗入系在QTL精细定位中的作用 | 第17-23页 |
| 第二章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QTL定位 | 第23-4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 ·表型鉴定 | 第23-24页 |
| ·DNA提取和SSR分析 | 第24页 |
| ·SSR分析 | 第24-25页 |
|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 ·性状分析 | 第25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25-44页 |
|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 第25-30页 |
| ·农艺性状QTL分析 | 第30-44页 |
| ·讨论 | 第44-47页 |
| ·利用野栽渗入系进行杂种优势分析 | 第44-45页 |
| ·元江野生稻中几个重要的QTL | 第45页 |
| ·携带野生稻增效QTL的高产系 | 第45-46页 |
| ·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 | 第46页 |
| ·基因渗入技术在野栽间杂种优势利用中的途径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高光效QTL定位 | 第47-5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7页 |
|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 ·表型鉴定 | 第47页 |
| ·性状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47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47-48页 |
| ·表型性状调查 | 第48页 |
| ·净光合速率QTL定位分析 | 第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净光合速率 | 第48-49页 |
| ·野生稻中的高光效基因 | 第49页 |
| ·野栽渗入系中的高光效系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附表 | 第59-61页 |
| 附图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