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死刑适用的标准

前言第1-20页
第一章 研究死刑适用标准的意义第20-33页
 一、死刑适用标准的概念和内容第20-22页
  (一) 适用死刑的根据、条件和原则第20页
  (二) 适用死刑的具体准绳、尺度第20-21页
  (三) 适用死刑的法理依据第21页
  (四) 适用死刑必须取得的良好的预期效果第21页
  (五) 适用死刑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过滤和制约第21-22页
 二、死刑适用标准的重要作用第22-25页
  (一) 保证公正第22-23页
  (二) 保证法制的统一第23页
  (三) 有利于限制死刑适用的范围第23-24页
  (四) 实现任务第24-25页
 三、死刑适用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四、明确死刑适用标准的着重点第29-33页
第二章 死刑适用的标准和原则第33-56页
 一、死刑裁量的宏观标准第33-36页
 二、死刑裁量的具体标准第36-38页
 三、死刑的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第38-42页
 四、死刑的内部指导意见第42-45页
 五、死刑的先例参照第45-49页
 六、死刑适用标准的基本原则第49-53页
  (一) 正义性第49页
  (二) 人道性第49-50页
  (三) 不得已性第50-51页
  (四) 成本性第51-53页
 七、死刑的国际规定及其人权标准第53-56页
第三章 死刑案件的法律适用第56-80页
 一、坚持罪刑法定第56-60页
  (一) 对法无明文规定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法院、法官不得类推解释比照定罪量刑第57-58页
  (二) 对法虽有明文规定,但规定明显不合理、不公正的要酌情从宽处罚第58-59页
  (三) 司法解释不能明显背离现行法律第59页
  (四) 政策不宜与现行法律明显相抵触第59-60页
 二、贯彻罪刑平等第60-66页
  (一) 正确对待涉港、澳、台地区的刑事管辖第61-62页
  (二) 对特殊的犯罪主体要区别对待第62-63页
  (三) 对科技精英犯罪要审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第63-65页
  (四) 对受虐妇女杀人案要酌定从宽处罚第65-66页
 三、追求罪责刑相适应第66-70页
  (一) 逐步创新现代刑罚理念第66-68页
  (二) 进一步完善立法和法律解释工作第68-69页
  (三) 善于运用判例来衡量罪责刑之间的“相适应”第69页
  (四) 努力防止和排除司法体制弊端的干扰第69-70页
 四、立足无罪推定第70-74页
  (一) 避免先入为主第72页
  (二) 确立疑罪从无原则第72页
  (三) 充分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第72-73页
  (四) 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第73-74页
 五、必要的自由裁量第74-80页
  (一) 决定案件性质的自由裁量第75-76页
  (二) 确定犯罪人刑罚的自由裁量第76-77页
  (三) 审查判断证据的自由裁量第77页
  (四) 对于某些证明方式选择的自由裁量第77页
  (五) 自由裁量权的限制第77-80页
第四章 死刑案件的证据第80-113页
 一、正确认识证据的特征第80-84页
  (一) 关联性第80-82页
  (二) 合法性第82-83页
  (三) 真实性第83-84页
 二、审查证据的作用第84-85页
  (一) 审查证据是查明死刑案件事实的必经阶段第84-85页
  (二) 审查证据是查明死刑案件事实的必要手段第85页
 三、审查证据的内容第85-88页
  (一) 证据的来源第86-87页
  (二) 证据本身的内容第87-88页
  (三) 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第88页
 四、审查证据的标准第88-94页
  (一) 个别证据审查的标准第88-89页
  (二) 全案证据审查的标准第89-92页
  (三)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第92-93页
  (四)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第93-94页
 五、证据存疑的处理标准第94-98页
 六、几种主要证据的审查第98-113页
第五章 死刑案件的事实第113-123页
 一、犯罪事实必须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第114-115页
 二、案件事实必须定型、同一第115-116页
 三、案件事实是经庭审认定的法律事实第116-117页
 四、案件事实要靠证据来证明第117-119页
 五、审查案件事实要全面细致第119-121页
  (一) 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第119-120页
  (二) 审判时是否属于怀孕的妇女第120页
  (三) 被害人是否有过错第120页
  (四) 被告人的悔罪表现第120-121页
 六、审判委员会对案件事实的审核把关第121-123页
第六章 死刑案件的情节第123-139页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意义第123-124页
 二、正确认识量刑情节的种类第124-128页
  (一) 法定量刑情节第124-126页
  (二) 酌定量刑情节第126-128页
 三、量刑情节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第128-131页
  (一) 法定情节优于酌定情节第128页
  (二) “应当”情节优于“可以”情节第128页
  (三) 逆向情节不能简单地进行互相抵销第128-129页
  (四) 减轻处罚要以量刑幅度为基准第129-130页
  (五) 酌定从严情节一般不宜作为适用死刑的主要事实根据第130页
  (六) 立法、司法中遇到的某些突出问题也应作为酌定从宽情节第130-131页
 四、量刑情节适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136页
  (一) 重视兑现从重情节,忽视兑现从轻情节第131-132页
  (二) 重视法定情节,忽视酌定情节第132页
  (三) 过于夸大民愤情节的作用第132-133页
  (四) 未能正确看待形势情节的作用第133-134页
  (五) 未能正确地认定和适用自首情节第134-136页
 五、对量刑情节适用制度的反思第136-139页
第七章 死刑案件的程序第139-154页
 一、一审中的死刑把关第139-142页
  (一) 增强责任感,正确认识和把握死刑的适用第140页
  (二) 所有证据、事实的认定必须经过庭审质证、认证第140-141页
  (三) 要注重依法查实、兑现宽严处罚情节第141页
  (四) 法院、法官要坚持独立思考、独立判案第141-142页
  (五) 要充分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第142页
 二、二审、复核审的死刑把关第142-145页
  (一) 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第142-143页
  (二) 二审必须认真审理第143-145页
  (三) 应确立死刑案件诉讼时间的下限规定第145页
 三、复核审后的死刑把关第145-148页
 四、进一步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第148-154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154-161页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专著、论文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学薄膜激光损伤及散射检测研究
下一篇:不同纵筋率对剪跨比为2.5的无腹 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