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药用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分子标记 | 第10-12页 |
·RFLP分子标记 | 第10-11页 |
·RAPD分子标记 | 第11页 |
·AFLP分子标记 | 第11-12页 |
·绞股蓝的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绞股蓝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绞股蓝的生态适应性 | 第14-16页 |
·绞股蓝的种质资源 | 第16-17页 |
·绞股蓝的药用成分 | 第17-19页 |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 第19-21页 |
·绞股蓝的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及栽培 | 第21页 |
·绞股蓝的开发利用 | 第21-2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形态多样性分化研究 | 第23-29页 |
·野外调查及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方差分析 | 第24页 |
·聚类分析 | 第24页 |
·个体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 第24页 |
·居群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 第24页 |
·欧式距离平方聚类 | 第24页 |
·Pearson相关系数聚类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形态分化的方差分析 | 第24-26页 |
·形态分化的聚类分析 | 第26-29页 |
·个体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 第26-27页 |
·居群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 第27-29页 |
·欧氏距离平方聚类 | 第27页 |
·居群间相关系数聚类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绞股蓝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9-52页 |
·材料及仪器 | 第29-30页 |
·取样及预处理 | 第29页 |
·主要的试剂和药品 | 第2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DNA的提取 | 第30-32页 |
·试剂 | 第30页 |
·DNA粗提步骤 | 第30-31页 |
·DNA粗提物的纯化 | 第31页 |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31-32页 |
·基因组DNA的酶切与连接 | 第32页 |
·预扩增 | 第32-33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33页 |
·选择扩增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 | 第33-35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 第33-34页 |
·选择扩增产物的电泳 | 第34-35页 |
·凝胶染色 | 第35页 |
·原始资料的统计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52页 |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基因组DNA质量 | 第35-36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基因组DNA质量 | 第36-37页 |
·DNA提取方法探讨 | 第37页 |
·预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7-38页 |
·选择性扩增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38-39页 |
·AFLP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 | 第39-40页 |
·AFLP带型分析 | 第40-41页 |
·AFLP带的多态性分析 | 第41-43页 |
·遗传关系分析 | 第43-52页 |
·个体水平上的遗传关系分析 | 第43-47页 |
·个体水平的遗传距离分析 | 第43页 |
·个体水平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第43-46页 |
·个体水平的聚类分析 | 第46-47页 |
·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关系分析 | 第47-52页 |
·居群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分析 | 第47-49页 |
·居群水平上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第49页 |
·居群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 第49-5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Ⅰ | 第60-65页 |
附录Ⅱ | 第65-67页 |
附录Ⅲ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