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Summary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1论文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论文研究的基本过程 | 第10-14页 |
第一章月壤概述 | 第14-46页 |
第一节月壤的形成 | 第14-19页 |
1月壤物质的主要来源 | 第15页 |
2陨石和微陨石撞击对月壤的影响 | 第15-17页 |
3月壤的多来源混合特征 | 第17-18页 |
4组成月壤的基本颗粒 | 第18-19页 |
第二节月壤厚度及其分布特征 | 第19-22页 |
第三节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2-37页 |
1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2月壤的粒度和粒形 | 第23-25页 |
3月壤的密度、相对密度、孔隙度 | 第25-28页 |
4月壤的抗压和抗剪 | 第28-30页 |
5月表物质的电导率和介电性质 | 第30-37页 |
第四节月壤中的太阳风组分和太阳历史记录 | 第37-46页 |
1月壤的太阳辐射效应 | 第38-40页 |
2月壤成熟度及其指标 | 第40-43页 |
3月壤中的稀有气体 | 第43-46页 |
第二章模拟月壤研制的初步设想 | 第46-54页 |
第一节模拟月壤的研制意义与现状 | 第46-50页 |
1模拟月壤的研制意义 | 第46-48页 |
2模拟月壤研制现状与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二节系列化模拟月壤研制的基本思路 | 第50-54页 |
第三章CAS-1模拟月壤 | 第54-79页 |
第一节模拟月壤初始物质采样区地质背景 | 第54-56页 |
1金龙顶子玄武质火山渣锥 | 第54-55页 |
2金龙顶子火山碎屑席(四海火山渣层) | 第55-56页 |
第二节模拟月壤初始物质的样品采集和岩矿鉴定 | 第56-61页 |
1样品采集 | 第56页 |
2岩矿鉴定 | 第56-61页 |
第三节模拟月壤初始物质的基本确认 | 第61-64页 |
第四节CAS-1模拟月壤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 | 第64-73页 |
1样品加工 | 第64-65页 |
2CAS-1模拟月壤的主量元素组成 | 第65-67页 |
3CAS-1模拟月壤的常规土壤分析 | 第67页 |
4CAS-1模拟月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67-70页 |
5CAS-1模拟月壤的矿物学组成 | 第70-73页 |
第五节CAS-1模拟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73-79页 |
1CAS-1模拟月壤的相对密度、密度 | 第73-74页 |
2CAS-1模拟月壤的粒度分布特征和颗粒形态 | 第74-76页 |
3CAS-1模拟月壤的抗剪性 | 第76-79页 |
第四章干燥岩石和矿物的复介电常数测量:聚乙烯稀释法和Lichtenecker介电混合公式的应用 | 第79-101页 |
第一节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概述 | 第79-82页 |
第二节谐振腔微扰法的测量原理和装置 | 第82-84页 |
1谐振腔微扰法的测量原理 | 第82-83页 |
2谐振腔微扰法的测量装置 | 第83-84页 |
第三节样品制作和复介电常数的计算 | 第84-91页 |
1样品制作 | 第84-90页 |
2矩形介质杆介电测量 | 第90-91页 |
3复介电常数的计算 | 第91页 |
第四节测量质量的控制 | 第91-97页 |
1标准物质的测量 | 第91-92页 |
2矩形谐振腔微扰法、圆形谐振腔微扰法以及传输/反射法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 | 第92-93页 |
3岩石和矿物样品直接测量与采用聚乙烯稀释法从混合物复介电常数计算得到的岩石和矿物的介电性质之间的比较 | 第93-97页 |
第五节结果与讨论 | 第97-101页 |
1聚乙烯稀释法制样与谐振腔微扰法介电测量结合的三点优势 | 第97-98页 |
2微扰法测量的误差来源与预防 | 第98页 |
3岩石和矿物介电性质测量的误差分析 | 第98-99页 |
4本方法对粉末物质介电性质的测量 | 第99-101页 |
第五章1-20GHz模拟月壤和模拟月岩的介电性质研究 | 第101-124页 |
第一节引言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样品与方法 | 第102-108页 |
1样品 | 第102-105页 |
2介电测量方法 | 第105-108页 |
第三节结果与讨论 | 第108-124页 |
1不同粒度模拟月壤的复介电常数 | 第108-110页 |
2不同(%TiO_2+%FeO+%Fe_2O_3) 含量模拟月壤的复介电常数 | 第110-113页 |
3CAS-1、 JSC-1、 FJS-1三种模拟月壤的ε’和tanδ及其与干燥地球红土的比较 | 第113-115页 |
4三种不同火山渣的ε’和tanδ | 第115-116页 |
5不同模拟月岩的复介电常数 | 第116-118页 |
6模拟月壤与模拟月岩的ε’和tanδ比较 | 第118-119页 |
7复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 | 第119-124页 |
第六章月壤的微波辐射特性 | 第124-136页 |
第一节微波辐射测量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月壤复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 | 第125-127页 |
第三节月壤的微波辐射 | 第127-136页 |
1嫦娥一号探测器微波探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27页 |
2月壤的剖面结构 | 第127-130页 |
3微波辐射在月壤中的穿透深度 | 第130-136页 |
第七章结论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8页 |
致谢 | 第148-151页 |
个人简历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