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现场总线简介 | 第10-11页 |
·现场总线的发展及特点 | 第11-12页 |
·HART 协议的技术背景 | 第12-15页 |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页 |
·本章小节 | 第15-16页 |
第二章 HART 协议及实现分析 | 第16-29页 |
·HART 协议规范分析 | 第16-23页 |
·HART 协议模型 | 第16-17页 |
·物理层规范分析 | 第17-18页 |
·数据链路层规范分析 | 第18-23页 |
·应用层规范分析 | 第23页 |
·HART 协议的实现分析 | 第23-28页 |
·HART 协议的网络模式 | 第23-24页 |
·HART 协议命令分析 | 第24-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HART MODEM 的硬件设计 | 第29-40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9-31页 |
·系统设计背景及应用 | 第29-30页 |
·硬件框架设计 | 第30-31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1-38页 |
·单片机模块 | 第31-32页 |
·HART 协议调制解调模块 | 第32-38页 |
·USB 转串口通信设计 | 第38-39页 |
·PC 机串口驱动程序的安装 | 第39页 |
·本章小节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0-72页 |
·软件框架设计 | 第40-42页 |
·软件界面设计基础 | 第42-45页 |
·对话框 | 第42页 |
·常用控件 | 第42-44页 |
·消息映射机制 | 第44页 |
·串口通信 | 第44-45页 |
·界面设计的具体实现 | 第45-56页 |
·框架及对话框的建立 | 第46-47页 |
·设置变量及建立消息映射 | 第47-54页 |
·建立串口通讯机制 | 第54-56页 |
·数据链路层程序 | 第56-64页 |
·定时时间设定 | 第57-58页 |
·串口接收解析程序 | 第58-63页 |
·串口发送程序 | 第63-64页 |
·应用层程序 | 第64-71页 |
·数据格式 | 第64-66页 |
·联机测试对话框的功能实现 | 第66-68页 |
·过程变量测量对话框功能实现 | 第68-70页 |
·基本参数设置对话框功能实现 | 第70-71页 |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系统安装和功能测试 | 第72-76页 |
·安装说明 | 第72-73页 |
·应用说明 | 第72页 |
·系统要求 | 第72页 |
·系统组成 | 第72-73页 |
·安装连线 | 第73页 |
·功能测试 | 第73-75页 |
·基本参数连接测试 | 第73-75页 |
·注意事项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附录1 USB-HART MODEM 电路原理图和PCB 图 | 第81-82页 |
附录2 USB-HART MODEM 实物图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