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1页 |
| 一、梁启超宪政思想的渊源 | 第11-13页 |
| 二、梁启超宪政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3-50页 |
| (一) 开民智、兴民权 | 第13-22页 |
| 1、民权代替君权是历史的必然 | 第14-15页 |
| 2、欲兴民权必先开民智 | 第15-19页 |
| 3、民权兴则国权立 | 第19-22页 |
| (二) 废专制、立宪政 | 第22-30页 |
| 1、专制政体、摧残人性 | 第22-24页 |
| 2、君主立宪最适宜于中国 | 第24-26页 |
| 3、开明专制是君主立宪的准备 | 第26-30页 |
| (三) 无宪法不足以为国 | 第30-41页 |
| 1、宪法是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 | 第31-34页 |
| 2、宪法之可贵,在于它的实践性 | 第34-37页 |
| 3、法治主义为今日救时之唯一主义 | 第37-41页 |
| (四) 立宪国必分立三大权 | 第41-50页 |
| 1、分权是立政之本原 | 第41-43页 |
| 2、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 第43-45页 |
| 3、立法权与行政权要相调合 | 第45-50页 |
| 三、梁启超宪政思想的评价 | 第50-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注释 | 第55-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63-65页 |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65-68页 |
| 后记 | 第68-69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