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问题:理论观照与实践透视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8页 |
第三节 国外学业不良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8-9页 |
第四节 国内学业不良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第六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学业不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业不良问题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教学哲学理论与学业不良问题研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教育生态学原理与学业不良问题研究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业不良问题研究 | 第19-20页 |
第五节 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与学业不良问题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学业不良问题的系统分析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课堂行为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节 课堂生态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学业不良教学论机制分析 | 第26-28页 |
第五节 学业不良形成归因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一个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及其环境的分析 | 第30-40页 |
第一节 学业不良学生个案及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环境分析与启示 | 第32-40页 |
第五章 学业不良的诊断、转化与预防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学业不良诊断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策略 | 第41-45页 |
第三节 学业不良的预防 | 第45-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