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校相技术测控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2-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测角监控软件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第二章 测角分系统概述 | 第11-33页 |
·测角分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测角分系统硬件构成 | 第16-18页 |
·有塔自动校相技术 | 第18-27页 |
·有塔自动校相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有塔自动校相的硬件构成 | 第21-22页 |
·有塔自动校相的软件通信约定 | 第22-23页 |
·自动校相的实现思想 | 第23-25页 |
·数据曲线模型的拟合 | 第25-27页 |
·海上无塔自动校相技术 | 第27-30页 |
·无塔自动校相问题的提出 | 第27-28页 |
·无塔动态自动校相的思想 | 第28-29页 |
·无塔自动校相的硬件构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监控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 第33-47页 |
·软件的开发方法 | 第33-38页 |
·结构化方法 | 第33-35页 |
·应用原型化方法 | 第35-37页 |
·面向对象方法 | 第37-38页 |
·监控软件需求论述 | 第38-43页 |
·配置项概述 | 第38-39页 |
·工程需求 | 第39-43页 |
·监控软件的特殊性 | 第43-47页 |
第四章 监控软件总体规划与平台设计 | 第47-55页 |
·概述 | 第47页 |
·总体规划 | 第47-51页 |
·监控软件的设计原则 | 第48页 |
·监控软件结构设计 | 第48-51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1-55页 |
·硬件平台设计 | 第51-52页 |
·软件平台设计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监控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55-93页 |
·数据流程分析 | 第55-61页 |
·系统状态和模式 | 第55-56页 |
·内存和进程时间分配 | 第56页 |
·监控软件数据流程设计说明 | 第56-61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61-64页 |
·雷达控制工作方式设计 | 第61-62页 |
·监控功能设计 | 第62-63页 |
·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 | 第63-64页 |
·重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64-83页 |
·通信处理软件部件 | 第64-67页 |
·实时数据处理软件部件 | 第67-73页 |
·监视信息显示处理软件部件 | 第73-75页 |
·实时控制处理软件部件 | 第75-77页 |
·人机交互软件部件 | 第77-80页 |
·系统初始化软件部件 | 第80-83页 |
·算法设计 | 第83-88页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88-89页 |
·可靠性设计和质量保障 | 第89-93页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第93-105页 |
·重要模块实现技术 | 第93-104页 |
·有塔自动校相模块的设计思想 | 第93-96页 |
·无塔自动校相模块的设计思想 | 第96-100页 |
·同步信号处理线程的设计思想 | 第100页 |
·数据记录线程的设计思想 | 第100-102页 |
·板卡读写线程的设计思想 | 第102-103页 |
·实时控制线程的设计思想 | 第103页 |
·同步数据处理线程的设计思想 | 第103-104页 |
·系统测试 | 第104-10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5-107页 |
附录 | 第107-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资料 | 第117-119页 |
读研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