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一 引言 | 第6-7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2 研究目的 | 第7页 |
3 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7-20页 |
1 网络成瘾的定义 | 第7-9页 |
2 网络成瘾的症状 | 第9-10页 |
3 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及量表 | 第10-11页 |
4 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 | 第11-18页 |
5 和网络成瘾有关的其它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6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三 研究的具体问题与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1 被试 | 第21页 |
2 研究工具 | 第21-26页 |
3 调查方法 | 第26页 |
4 研究程序 | 第26页 |
5 统计工具 | 第26页 |
五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46页 |
1 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 第26-28页 |
2 对不同年级的网络成瘾总分做方差分析 | 第28页 |
3 网络使用情况的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4 网络体验与收获分析 | 第33-34页 |
5 家庭环境中文量表的分析 | 第34-35页 |
6 社会支持的分析 | 第35-37页 |
7 Y-G 性格测验分析 | 第37-38页 |
8 自编问卷的分析 | 第38-46页 |
六 讨论 | 第46-50页 |
1 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 第46-47页 |
2 关于上网时间的分析 | 第47页 |
3 上网动机和体验收获的分析 | 第47-48页 |
4 社会环境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自我方面 | 第50页 |
七 结论 | 第50-51页 |
八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3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