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

导论第1-24页
 一、思维范方转换:一种研究的视角第7-9页
 二、哲学思维方式解析第9-20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理论嬗变的脉络求索第20-2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可能第24-40页
 第一节 何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24-30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24-28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28-30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解析第30-40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第30-34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的基本途径第34-40页
第二章 理论选择:唯物史观第40-81页
 第一节 中国人最初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41-53页
  一、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根底”第41-46页
  二、中国人为何首先选择了唯物史观第46-48页
  三、唯物史观之首先被选择的必然性分析第48-53页
 第二节 李大钊唯物史观的思维逻辑第53-74页
  一、接受:实践追求与哲学理念相契合第53-58页
  二、理解:基于救国之现实关怀的哲学沉思第58-69页
  三、理论旨归:以改造中国为目的第69-74页
 第三节 唯物史观初到中国的理论意蕴及意义偏差第74-81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基本体现第75-77页
  二、对唯物史观理解的“误区”第77-81页
第三章 理论阐释:“理论哲学”的体系界说第81-122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尝试第82-99页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名”第82-86页
  二、始于实践需要的哲学领悟第86-95页
  三、形而上的哲学诉求第95-99页
 第二节 “中国第一部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第99-108页
  一、“实践的唯物论”第100-104页
  二、一种知识论的界说第104-108页
 第三节 哲学通俗化的诠释第108-116页
  一、哲学通俗化的路径:让哲学贴近生活第109-113页
  二、未能超越的“体系”第113-116页
 第四节 理论哲学的“宿命”第116-122页
  一、曾经具有过的历史合理性第116-119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本性之被忽略第119-122页
第四章 理论创新: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上)第122-151页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第122-128页
  一、对毛泽东哲学的解释误区第123-124页
  二、回归毛泽东哲学之实践哲学本来面目第124-128页
 第二节 致思趋向:融合两种实践哲学第128-137页
  一、继承中国古代实践哲学的基因第128-131页
  二、何以能够融合两种实践哲学第131-133页
  三、怎样融合两种实践哲学第133-137页
 第三节 哲学基点:植根于现实需要第137-151页
  一、从实践哲学的视角解析毛泽东哲学第137-140页
  二、毛泽东哲学的关注域: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第140-143页
  三、毛泽东哲学的理论重心: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相统一第143-147页
  四、毛泽东哲学的生成环境:同“两种主义”的交织与超越第147-151页
第五章 理论创新: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下)第151-211页
 第四节 哲学特质:实事求是第151-197页
  一、实事求是: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第152-158页
  二、实事求是的思维路径:实践的辩证法第158-178页
  三、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石:辨证的实践观第178-190页
  四、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为人民谋福利第190-197页
 第五节 思维特征:化理论为方法第197-211页
  一、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第197-200页
  二、实事求是: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思想底蕴第200-204页
  三、认识论与历史观相统一: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大思路第204-208页
  四、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实践中介第208-211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理论嬗变的理论分析第211-227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中国的基本特征第211-219页
  一、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第211-215页
  二、历史观与认识论由分裂走向统一第215-217页
  三、理论与方法由分裂走向统一第217-219页
 第二节 对“中国化”过程经验教训的反思第219-227页
  一、实践哲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19-221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第221-222页
  三、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活力的关键第222-224页
  四、汲取以理论哲学思维方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教训第224-22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27-231页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第231页

论文共2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电视卡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水性金属闪光底色漆涂装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