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运算器和控制器(CPU)论文

16位精简指令集微处理器软核的设计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5页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第14页
   ·集成电路设计第14-20页
     ·集成电路的层次式设计第15-16页
     ·集成电路的设计描述第16-18页
     ·IP核复用技术第18-19页
     ·设计的综合与验证第19-20页
   ·微处理器的发展第20-22页
     ·国外微处理器的发展第20-21页
     ·国内微处理器的发展第21-22页
   ·论文的意义及内容第22-25页
     ·论文的意义第23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微处理器的设计理论第25-33页
   ·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第25-27页
     ·微处理器指令系统的发展第25-26页
     ·指令格式第26-27页
     ·指令操作码的扩展性考虑第27页
   ·微处理器的控制器第27-31页
     ·微程序控制器第28-29页
     ·硬布线控制器第29-31页
   ·微处理器的总线结构第31-33页
     ·微处理器的片外总线结构第31页
     ·微处理器的片内总线结构第31-33页
第三章 微处理器软核16RMPU的设计第33-56页
   ·系统级设计第33-39页
     ·系统功能第33-34页
     ·系统结构化分第34-38页
     ·16RMPU内部空间结构第38-39页
   ·指令系统设计第39-41页
     ·指令格式第39-40页
     ·寻址方式第40页
     ·指令系统第40-41页
     ·指令编码第41页
   ·16RMPU的总线架构设计第41-42页
     ·16RMPU的片外总线设计第42页
     ·16RMPU的片内总线设计第42页
   ·16RMPU的时序结构设计第42-47页
     ·16RMPU控制器的状态机设计第43-44页
     ·16RMPU的时钟设计第44-47页
   ·16RMPU的算法级设计第47-51页
     ·硬件乘法器的算法设计第47-49页
     ·硬布线控制器的算法设计第49-51页
   ·16RMPU的RTL级设计第51-56页
第四章 微处理器软核16RMPu的FPGA验证第56-72页
   ·FPGA仿真验证系统的建立第56-59页
     ·FPGA设计流程第56-58页
     ·FPGA验证平台第58-59页
   ·微处理器软核的功能仿真第59-62页
     ·功能仿真测向量的生成第59-60页
     ·功能仿真结论第60-62页
   ·基于FPGA的微处理器软核16RMPU的综合及综合后仿真第62-64页
     ·基于FPGA器件的微处理器软核的综合第62-63页
     ·基于FPGA器件的微处理器软核的综合后仿真第63-64页
   ·微处理器软核16RMPU的FPGA实现及时序仿真第64-66页
     ·微处理器软核的FPGA实现第64-65页
     ·微处理器软核的时序仿真第65-66页
   ·微处理器软核16RMPU的FPGA硬件仿真实现第66-72页
     ·微处理器软核的FPGA硬件仿真平台的建立第66-70页
     ·微处理器软核的FPGA硬件仿真结果第70-72页
第五章 微处理器软核16RMPU的实现第72-78页
   ·Design Compiler和Synplify Pro第72-73页
     ·Design Compiler与Synplify Pro的差异第72页
     ·Design Compiler综合步骤第72-73页
   ·DC综合条件的设置第73-74页
     ·DC的操作环境设置第73页
     ·设计约束与设计规则约束第73-74页
   ·软核的DC综合结果第74-78页
第六章 结论第78-79页
附录一 硬件乘法器的RTL级代码第79-82页
附录二 REGS模块的RTL级代码第82-83页
附录三 单片机读写AT24C04的参考程序第83-89页
参考文献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良师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现状调查及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下一篇: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