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新型湖泊除藻剂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6页
 1.1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第8-9页
 1.2 水体富营养化及成因、影响和危害第9-13页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第10-12页
  1.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危害第12-13页
 1.3 国内外湖泊及滇池的污染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内外湖泊的污染现状第13-14页
  1.3.2 滇池污染的现状第14-16页
 1.4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研究第16-21页
  1.4.1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第16-17页
  1.4.2 国内外湖泊藻类的污染防治的研究第17-21页
 1.5 本研究课题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第21-24页
  1.5.1 初期实验内容及结果第21-22页
  1.5.2 后续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第22-24页
 1.6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方法研究第26-40页
 2.1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原料的选取第26-28页
  2.1.1 本研究前期采用的湖泊除藻材料第26页
  2.1.2 前期采用的湖泊除藻材料的除藻作用分析第26-27页
  2.1.3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原料的选取第27-28页
 2.2 新型除藻剂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第28-37页
  2.2.1 正交实验第28-29页
  2.2.2 方差分析第29-34页
  2.2.3 最佳指标的估算第34-36页
  2.2.4 分析结果第36-37页
 2.3 不同形态新型除藻剂的研制第37-40页
  2.3.1 中和试剂的选择第37-38页
  2.3.2 陶土除藻剂的制备第38-40页
第三章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的应用基础研究第40-59页
 3.1 实验研究方法第40-42页
  3.1.1 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试剂第40页
  3.1.2 实验测定指标的选定及理论依据第40-42页
 3.2 提取获得有效成分除藻作用活性的验证第42-43页
  3.2.1 实验背景及条件第42页
  3.2.2 测试指标及实验方案第42页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2-43页
 3.3 不同形态新型除藻剂的除藻效果的对比第43-50页
  3.3.1 实验需要测试的指标第43页
  3.3.2 实验方案和步骤第43-44页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4-50页
 3.4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最佳用量的确定第50-55页
  3.4.1 实验方案及步骤第50-51页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5页
 3.5 各种除藻剂的除藻效果对比第55-59页
  3.5.1 各种除藻剂的除藻效果初步比较第55-56页
  3.5.2 各种除藻剂除藻效果比较的进一步确定第56-57页
  3.5.3 新型陶土除藻剂的完善第57-58页
  3.5.4 实验结果分析第58-59页
第四章 新型除藻剂的水生生态及安全性试验研究第59-63页
 4.1 目的第6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4.2.1 实验材料第60页
  4.2.2 实验方法和过程第60-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62页
  4.3.1 结果第61页
  4.3.2 问题讨论第61-62页
 4.4 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问题讨论第63-68页
 5.1 新型除藻剂制备中应注意的问题第63-66页
  5.1.1 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3-65页
  5.1.2 浸出液 PH值的控制问题第65-66页
 5.2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应用的初步经济估算第66-68页
  5.2.1 新型除藻剂制备费用估算第66-67页
  5.3.2 与直接用化学药剂及轻质除藻材料除藻的费用比较第67页
  5.3.3 经济概算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ET-1、NO及病情的影响
下一篇:高中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