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7-8页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7页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7-8页 |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仪器的发展与分类 | 第8-9页 |
·目前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不足 | 第9-10页 |
·电能质量分析技术、手段的进展 | 第10-12页 |
·分析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DSP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DSP的特点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测量模型 | 第13-23页 |
·电能质量指标 | 第13-15页 |
·电能质量相关标准 | 第15-22页 |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 第15页 |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 第15-16页 |
·公用电网谐波 | 第16-18页 |
·电力系统的三相不平衡 | 第18-19页 |
·电压波动与闪变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电能质量监测仪的相关算法 | 第23-29页 |
·谐波测量的实现原理 | 第23-26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原理 | 第23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原理 | 第23-26页 |
·三相不平衡度测量的实现原理 | 第26页 |
·频率的测量原理 | 第26-27页 |
·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测量功能的实现原理 | 第27页 |
·FIR数字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电能质量检测仪的硬件原理 | 第29-49页 |
·硬件原理简介 | 第29-30页 |
·数据采集单元的硬件设计 | 第30-40页 |
·TMS320F206的简介 | 第31-32页 |
·时钟电路 | 第32-33页 |
·复位与监控电路 | 第33-34页 |
·中断电路 | 第34-35页 |
·译码逻辑电路 | 第35-36页 |
·存储器电路 | 第36页 |
·模拟量输入电路 | 第36-38页 |
·锁相环电路 | 第38-39页 |
·开关量输入电路 | 第39-40页 |
·双口RAM通信电路 | 第40页 |
·人机接口及通信管理单元的硬件设计 | 第40-49页 |
·中央处理器芯片 | 第41-43页 |
·存储器电路 | 第43页 |
·实时钟电路 | 第43-44页 |
·开关量输出电路 | 第44-45页 |
·频率测量电路 | 第45页 |
·GPS接口电路 | 第45页 |
·Modem接口电路 | 第45-47页 |
·液晶显示电路 | 第47页 |
·键盘电路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软件设计 | 第49-55页 |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9页 |
·DSP 单元的软件设计图 | 第49-53页 |
·DSP系统开发环境 | 第49页 |
·软件设计 | 第49-53页 |
·上位机监测软件的设计思路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56-57页 |
致 谢 | 第57-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