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2 国外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经验 | 第24-67页 |
·中世纪大学及其类型分析 | 第24-26页 |
·法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 | 第26-29页 |
·德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 | 第29-31页 |
·英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 | 第31-36页 |
·日本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 | 第36-43页 |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 | 第43-45页 |
·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及分类 | 第45-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3 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发展与分类实践 | 第67-103页 |
·中国高等学校类型发展的历史考察 | 第67-78页 |
·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实践 | 第78-99页 |
·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4 高等学校分类理论与实践的互通 | 第103-147页 |
·分类理论概要 | 第103-112页 |
·高等学校分类的内涵 | 第112-121页 |
·高等学校分类的多视角探析 | 第121-128页 |
·高等学校类型的特征 | 第128-132页 |
·高等学校名称及高等学校类型名称 | 第132-136页 |
·高等学校分类中的几对矛盾 | 第136-142页 |
·高等学校分类的保障条件 | 第142-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7页 |
5 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框架与分类发展 | 第147-173页 |
·中国高等学校的多维动态分类框架 | 第147-159页 |
·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 | 第159-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3页 |
6 结束语 | 第173-177页 |
致 谢 | 第177-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90页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90-191页 |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 第191-192页 |
附录 3 访谈小记 | 第192-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