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中的“神话”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大众”与“大众文化”:概念的学理地图 | 第14-22页 |
一、 何谓“大众” | 第14-17页 |
(一) “大众”概念的动态变化 | 第14-15页 |
(二) “大众”是谁? | 第15-17页 |
二、 “大众文化” | 第17-21页 |
(一) 两个视角中的五种定义 | 第17-19页 |
(二) 走向市场的“大众文化”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神话”——大众文化的讯息运作方式 | 第22-31页 |
一、 何谓“神话”? | 第22-26页 |
(一) 大众文化“神话”言谈的符号学基础 | 第23-25页 |
(二) 大众文化“神话”言谈的根本原则 | 第25-26页 |
二、 神话言谈的“素材”和“客体” | 第26-30页 |
(一) 多样性的素材 | 第27-28页 |
(二) 潜在多元化的客体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大众文化“神话”运作方式的个案分析 | 第31-46页 |
一、 文字载体文本 | 第31-35页 |
(一) 国家主流论者:海岩 | 第32-33页 |
(二) 都市边缘人:安妮宝贝 | 第33-35页 |
二、 电视载体文本 | 第35-39页 |
(一) 、 精英人士:《对话》 | 第36-38页 |
(二) 嬉闹的民俗:窦文涛 | 第38-39页 |
三、 电影载体文本 | 第39-45页 |
(一) 疯魔艺术人生:《霸王别姬》 | 第40-42页 |
(二) 商业叙事:《英雄》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接受:大众文化“神话”运作方式的实现 | 第46-51页 |
一、 同质性力量vs异质性力量 | 第46-48页 |
二、 大众文化的“神话”运作方式的效能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