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两大经济学体系研究纲领比较的思考 | 第10-19页 |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硬核 | 第10-11页 |
·保护带 | 第11页 |
·启发法 | 第11-12页 |
·格拉斯和约翰逊对两大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解读 | 第12-13页 |
·关于两大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的思考 | 第13-19页 |
·为什么将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纲领进行比较 | 第13-16页 |
·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两大经济学对人的研究分析与比较 | 第19-29页 |
·“经济人”与“社会人” | 第19-21页 |
·如何辩证看待“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基础 | 第21-26页 |
·“经济人”假设在接受批判中不断发展 | 第21-22页 |
·今天应如何理解和修正“经济人”假定 | 第22-24页 |
·如何看待“社会人”基础 | 第24-26页 |
·经济选择与人的发展 | 第26-29页 |
·马克思的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 第26-27页 |
·三大形态下人的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两大经济学理论中价值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第29-44页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综述 | 第29-33页 |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 第29-31页 |
·价值转形理论 | 第31-32页 |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 | 第32-33页 |
·以价值理论为核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 第33-36页 |
·价值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演变 | 第33-34页 |
·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演变背后的历史原因 | 第34-36页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主要区别 | 第36-39页 |
·本质性和表面性的区别 | 第37-38页 |
·关于阶级性的区别 | 第38-39页 |
·个体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区别 | 第39页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及问题的探讨 | 第39-44页 |
·西方经济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否定的分析以及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可借鉴性 | 第39-42页 |
·怎样发展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从两大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比较中看我国产权制度改革 | 第44-63页 |
·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44-47页 |
·马克思的所有制与所有权理论 | 第44-47页 |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 | 第47页 |
·当代西方产权理论的理论框架与逻辑展开 | 第47-53页 |
·西方产权理论的理论框架 | 第48-50页 |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 第50-53页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有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比较 | 第53-56页 |
·个体方法与整体方法 | 第53-54页 |
·法权关系与经济关系 | 第54-56页 |
·从两大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中看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56-63页 |
·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 第56-58页 |
·我国产权改革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 | 第58-62页 |
·我国产权改革的方向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第63-76页 |
·马克思本人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和论述 | 第63-64页 |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 | 第64-66页 |
·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 第66-68页 |
·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及特有贡献 | 第68-76页 |
·我国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第69-72页 |
·市场、企业、政府、产权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72-74页 |
·两种不同的市场秩序观 | 第74-76页 |
结束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