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6页 |
·引言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洗染、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 第10-14页 |
·物理化学方法 | 第10-13页 |
·生物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废水特性及检测方法 | 第16-23页 |
·试验药剂和设备仪器 | 第16-17页 |
·试验药剂 | 第16页 |
·试验设备仪器 | 第16-17页 |
·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废水组成及特点 | 第19-23页 |
·主要洗染工艺 | 第19-20页 |
·洗染中所用主要药剂 | 第20页 |
·洗染废水的性质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混凝沉降试验 | 第23-44页 |
·混凝沉降流程 | 第23页 |
·影响因素及讨论 | 第23-34页 |
·无机絮凝剂的选择 | 第23-25页 |
·无机复合药剂LFM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选择 | 第26-28页 |
·聚丙烯酰胺(PAM)用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pH值的影响 | 第29-32页 |
·搅拌时间的影响 | 第32-34页 |
·助凝助沉试验 | 第34-38页 |
·助凝剂的选择 | 第34-35页 |
·助凝助沉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35-36页 |
·最佳助凝助沉剂的沉降与过滤效果 | 第36-38页 |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8-40页 |
·正交试验 | 第38-40页 |
·最佳工艺条件试验 | 第40页 |
·机理探讨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电解气浮技术应用在洗染废水处理中的初步探讨 | 第44-56页 |
·引言 | 第44页 |
·间歇式电解气浮法 | 第44-48页 |
·间歇式试验装置 | 第44-45页 |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48页 |
·连续式电解气浮法 | 第48-50页 |
·连续式试验装置 | 第48-50页 |
·电解电压与流量 | 第50页 |
·混凝-电解气浮处理洗染废水试验 | 第50-51页 |
·电解气浮机理探讨 | 第51-55页 |
·气泡与颗粒的吸附 | 第51-53页 |
·双层结构模型 | 第53-55页 |
·电解气浮过程中两极反应机理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洗染废水处理工业性试验 | 第56-63页 |
·物化混凝处理工艺 | 第56-57页 |
·物化法处理工艺说明 | 第57页 |
·物化法处理效果 | 第57-58页 |
·物化-生化法处理工艺 | 第58-59页 |
·活性污泥作用机理及生化池的运行 | 第59-61页 |
·活性污泥处理废水作用机理 | 第59-60页 |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及日常管理 | 第60页 |
·废水在生化池中停留时间 | 第60-61页 |
·物化-生化法处理效果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