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

交流伺服系统的鲁棒-LMI控制

1 绪论第1-13页
   ·交流伺服系统第7-8页
   ·鲁棒H_∞控制-LMI方法第8-10页
     ·鲁棒H_∞控制理论第8-10页
     ·LMI方法第10页
   ·课题的来源第10-11页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第11-13页
     ·本论文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第11页
     ·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内容第11-13页
2 伺服系统的硬件设计第13-24页
   ·硬件组成第13-14页
   ·控制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第14-17页
     ·控制计算机第14页
     ·数据采集卡第14-17页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第17-18页
   ·自控变频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第18-19页
   ·伺服放大器第19-20页
     ·输出信号放大及隔离部分第19-20页
     ·位置信号的数据采集电路部分第20页
     ·稳压电源部分第20页
   ·位置检测元件第20-23页
     ·多极旋转变压器第21页
     ·RDC轴角/数字转换模块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鲁棒控制理论阐述第24-35页
   ·H_∞控制器的设计第24-25页
   ·H_∞控制器的求解方法比较第25-26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基本定义及基本定理第26-28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一般表示第26-27页
     ·本论文中所用到的基本定理第27-28页
   ·状态反馈H_∞控制器的LMI设计方法-变量替换法第28-29页
   ·输出反馈H_∞控制器的LMI设计方法--消元法第29-34页
     ·非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第32-34页
     ·输出反馈H_∞控制器的设计步骤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数字控制器的程序实现及设计第35-48页
   ·系统测试与模型推导第36-38页
     ·系统静态特性测试第36-38页
     ·动态特性测试第38页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第38-39页
     ·采样机理描述第38页
     ·香农采样定理第38-39页
     ·采样周期的选择第39页
   ·前置滤波和计算延时第39-41页
     ·前置滤波第39-40页
     ·计算延时第40-41页
   ·捷径整步第41页
   ·D/A输出第41-42页
   ·工控机与上位机的通信第42-43页
   ·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第43页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第43-47页
     ·Bang-Bang控制器第44页
     ·IP位置控制器第44-45页
     ·鲁棒控制器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仿真及试验结果第48-52页
   ·仿真结果第48-50页
   ·在线调试结果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6 LMI工具箱介绍第52-55页
   ·描述一个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相关术语第52-53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在MATLAB中的描述第53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器第53-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江县农村小学教师院校培训中的主要问题研究
下一篇:拱坝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