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 第1-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0-12页 |
2 营销理论与策略综述 | 第12-17页 |
2.1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 第12-14页 |
2.2 营销组合策略 | 第14-15页 |
2.3 关系营销策略 | 第15-17页 |
3 北京和利时公司简介 | 第17-18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17页 |
3.2 和利时公司的产品状况 | 第17-18页 |
4 北京和利时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 第18-33页 |
4.1 计算机控制行业的市场状况 | 第18-22页 |
4.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综合状况 | 第18-19页 |
4.1.2 我国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需求情况 | 第19-20页 |
4.1.3 国内外计算机控制系统生产厂家在我国的状况 | 第20-22页 |
4.2 计算机控制行业的国家政策 | 第22-23页 |
4.3 计算机控制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 第23-28页 |
4.3.1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 第25-26页 |
4.3.2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 第26页 |
4.3.3 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分析 | 第26-27页 |
4.3.4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第27页 |
4.3.5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第27-28页 |
4.4 和利时公司的SWOT分析 | 第28-33页 |
4.4.1 优势分析 | 第29-30页 |
4.4.2 劣势分析 | 第30-31页 |
4.4.3 机会分析 | 第31-32页 |
4.4.4 威胁分析 | 第32页 |
4.4.5 策略选择 | 第32-33页 |
5 北京和利时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5.1 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 第33-35页 |
5.1.1 营销组织结构 | 第33-34页 |
5.1.2 产品市场细分及定位 | 第34-35页 |
5.1.3 营销渠道 | 第35页 |
5.1.4 促销方式 | 第35页 |
5.2 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5.2.1 销售队伍管理松散,销售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 第36页 |
5.2.2 公司全员营销的观念淡薄 | 第36-37页 |
5.2.3 忽视真正意义上的关系营销 | 第37页 |
6 和利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 | 第37-57页 |
6.1 产品策略 | 第37-44页 |
6.1.1 提高产品质量 | 第38-40页 |
6.1.2 提供优质服务 | 第40-42页 |
6.1.3 精心打造品牌 | 第42-44页 |
6.1.4 向大型系统市场渗透 | 第44页 |
6.2 渠道策略 | 第44-46页 |
6.2.1 渠道选择 | 第45页 |
6.2.2 分销点的选择 | 第45页 |
6.2.3 对分销点的管理 | 第45-46页 |
6.3 价格策略 | 第46-47页 |
6.4 促销策略 | 第47-50页 |
6.4.1 人员推销 | 第48页 |
6.4.2 广告 | 第48-49页 |
6.4.3 培训引导市场 | 第49-50页 |
6.4.4 公关 | 第50页 |
6.5 营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 第50-54页 |
6.5.1 人员招聘 | 第50-52页 |
6.5.2 人员培训 | 第52-53页 |
6.5.3 激励 | 第53-54页 |
6.5.4 销售区域的划分 | 第54页 |
6.6 全员营销策略 | 第54-56页 |
6.7 客户关系管理 | 第56-57页 |
7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