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庭前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引言第1-9页
第一章 调解、诉讼调解的溯源与发展第9-11页
第二章 现行法院调解的观点与评析第11-16页
 第一节 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争议第11-13页
 第二节 调解制度观点评析第13-16页
第三章 国外及港台地区相关制度的比较第16-27页
 第一节 调解制度创设的原因第16-19页
 第二节 美国审前程序中的和解与ADR制度第19-20页
 第三节 德国民事审前程序及和解制度第20-21页
 第四节 日本的民事家事调停制度第21-22页
 第五节 法国的预先试行和解程序第22-23页
 第六节 台湾法院的调解程序第23-25页
 第七节 香港民事诉讼中的和解第25-27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调解制度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价值第27-37页
 第一节 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状况第27-28页
 第二节 建立庭前调解制度的现实基础第28-30页
 第三节 庭前调解制度的价值第30-32页
 第四节 庭前调解制度的特点和作用第32-35页
 第五节 庭前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第35-37页
第五章 几个试点法院调解制度改革实践的评述第37-41页
 第一节 上海法院调解模式的改革实践第37-38页
 第二节 “繁简分流”下的调解工作机制第38-39页
 第三节 山东东营法院“庭前调解”机制试行的成效第39-41页
第六章 对建立庭前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和设想第41-49页
 第一节 庭前调解的启动第41-43页
 第二节 庭前调解适用的范围第43页
 第三节 庭前调解的方式第43-44页
 第四节 对调解书的反悔权第44-45页
 第五节 调解人员的设置第45-46页
 第六节 调解书的生效第46-47页
 第七节 庭前调解的费用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
下一篇:甲午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