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多模式机舱综合仿真系统 | 第10-16页 |
·系统结构 | 第10-11页 |
·系统的功能 | 第11-12页 |
·系统建设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13-15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3页 |
·系统底层的现场总线网络 | 第13-15页 |
·对底层网络的要求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现场总线技术 | 第16-29页 |
·现场总线技术简介 | 第16-20页 |
·控制系统的简单回顾 | 第16-18页 |
·现场总线的优点 | 第18-19页 |
·现场总线的特点 | 第19-20页 |
·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 | 第20-21页 |
·主要现场总线概况 | 第21-26页 |
·FF | 第21-22页 |
·LonWorks | 第22-23页 |
·PROFIBUS | 第23-24页 |
·CAN | 第24-26页 |
·HART | 第26页 |
·综合比较 | 第26-27页 |
·其他总线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CAN总线及DeviceNet总线协议 | 第29-48页 |
·CAN总线协议规范 | 第29-39页 |
·数据传送和通讯服务 | 第30-31页 |
·报文传送及帧结构 | 第31-35页 |
·媒体访问和仲裁 | 第35-36页 |
·帧编码 | 第36-37页 |
·错误检测、标注与界定 | 第37-39页 |
·DeviceNet | 第39-47页 |
·信息标识符分配系统 | 第40-42页 |
·过程数据交换的方法 | 第42-43页 |
·点对点通讯信道 | 第43-44页 |
·建立过程数据信息连接的方法 | 第44-45页 |
·网络管理 | 第45页 |
·设备建模和设备子协议(Device Profile)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系统设计方案 | 第48-65页 |
·中压配电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IO分布 | 第48-49页 |
·总线方案的设计 | 第49-54页 |
·Wago:DeviceNet方案 | 第49-51页 |
·BOL:CANOpen方案 | 第51-53页 |
·SXD:CAN方案 | 第53页 |
·Aton:Modbus方案 | 第53-54页 |
·VIPA:DeviceNet方案 | 第54页 |
·系统方案的选择 | 第54页 |
·系统的程序设计 | 第54-64页 |
·系统的界面 | 第55-56页 |
·Dnscan.bas | 第56-57页 |
·主要的数据定义 | 第57-58页 |
·系统的程序结构 | 第58-59页 |
·节点的自动配置 | 第59-62页 |
·数据传输的实现 | 第62-64页 |
·系统的调试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70页 |
·本文总结 | 第65-66页 |
·现场总线的发展方向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