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典型垃圾组分HCI排放和脱除的基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前言第10-13页
     ·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第10-11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第11-13页
   ·含氯垃圾的危害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HCl的危害第13-15页
     ·HCl生成机理第15-16页
     ·HCl的排放与污染控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1页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第21-25页
第二章 垃圾中氯测定方法以及试验台介绍第25-34页
   ·前言第25-26页
   ·氯离子实验测定方法第26-28页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第26-27页
     ·硝酸银容量法第27页
     ·离子色谱法第27-28页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计法与离子色谱法的比较第28页
   ·垃圾中氯的测定试验台介绍第28-32页
     ·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测量系统第28-30页
     ·固定炉管式试验台系统第30-31页
     ·各因素对高温水解测定值的影响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垃圾组分在固定床焚烧中HCl的排放研究第34-43页
   ·前言第34-35页
   ·垃圾燃烧过程中HCl的析出特性研究第35-4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5页
     ·各反应条件对氯化物生成的影响第35-39页
     ·PVC与无机盐中HCl的排放情况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垃圾组分在固定床焚烧中HCl的控制研究第43-55页
   ·前言第43-45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45-46页
   ·垃圾焚烧过程中钙基物质对HCl的脱除第46-50页
     ·不同脱氯剂的脱除效果比较第46-47页
     ·温度对CaO脱氯效果的影响第47页
     ·停留时间对CaO脱氯率的影响第47-48页
     ·CaO颗粒大小对脱氯率的影响第48-49页
     ·其他因素对于脱氯率的影响第49-50页
   ·钠基脱氯剂的脱除效果第50-53页
     ·钠基添加剂的脱氯效果第50-51页
     ·钠基脱除剂加入CaO后的效果第51-52页
     ·NaCl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流化床中典型垃圾组分混烧时HCl排放和脱除研究第55-63页
   ·前言第55页
   ·实验装置与实验工况第55-57页
     ·试验装置第55-56页
     ·实验工况第56-57页
   ·试验结果及讨论第57-60页
     ·Cl元素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第57-59页
     ·HCl排放与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第59页
     ·HCl对NO、SO2的影响第59-60页
   ·加入脱除剂对HCl排放的影响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HCl脱除过程对SO_2脱除影响分析第63-70页
   ·前言第6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试验材料第63-64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64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4-69页
     ·含氯物质加入对SO_2排放的影响第65页
     ·含硫物质加入对脱氯率的影响第65-66页
     ·加入NaCl对脱硫脱氯的影响第66-67页
     ·不同温度下脱硫脱氯与时间的关系第67页
     ·微观结构分析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固定床钙基脱氯剂脱氯动力学模型研究第70-81页
   ·前言第70页
   ·脱氯的热力学分析第70-71页
   ·CaO-HCl脱氯反应动力学第71-75页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第75-79页
     ·不同控制因素的影响第75-76页
     ·温度对转化率影响第76页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第76-77页
     ·HCl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第77页
     ·粒径对反应的影响第77-78页
     ·含水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第78页
     ·扩散反应速率的比较第78页
     ·模型中未涉及影响因素分析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规划第81-85页
   ·本文结论第81-83页
   ·本文创新点第83页
   ·下一步工作规划第83-85页
符号说明第85-87页
附录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六代”导演的美学特征研究
下一篇:革新中国提单制度法律样式——提单制度判例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