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提前介入模式的依据 | 第8-15页 |
(一) 客观依据 | 第8-10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三、 提前介入模式的特征 | 第15-19页 |
(一) 主体性 | 第15页 |
(二) 开放性 | 第15-16页 |
(三) 互动性 | 第16页 |
(四) 个性 | 第16-17页 |
(五) 创新性 | 第17-18页 |
(六) 人文性 | 第18-19页 |
四、 提前介入模式的实践 | 第19-29页 |
(一) 实践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19-21页 |
(二) 提前介入模式的实践形式 | 第21-25页 |
(三) 提前介入模式的实践意义 | 第25-27页 |
(四) 关于提前介入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注释 | 第32-33页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