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表见代理制度

前 言第1页
第一章 代理制度的形成第9-15页
 第一节 代理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0-12页
 第二节 表见代理制度的确立第12-15页
  一、 表见代理制度产生的思想基础第12-13页
  二、 外观主义方法论使表见代理制度在立法上得以确立第13-15页
第二章 表见代理的概念及其本质第15-21页
 第一节 学者的观点及评析第15-16页
 第二节 两大法系关于表见代理的不同理论第16-18页
 第三节 表见代理的性质分析第18-21页
  一、 表见代理不等同于无权代理第18-19页
  二、 表见代理独立于有权代理第19-21页
第三章 两大法系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立法例第21-28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立法例第21-24页
  一、 德国民法关于表见代理的立法例第21-23页
  二、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关于表见代理的立法例第23-24页
  三、 日本民法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立法例第24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关于不容否认代理的规定第24-28页
  一、 不容否认代理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第24-26页
  二、 不容否认代理的构成要件第26-27页
  三、 不容否认代理的法律后果第27-28页
第四章 表见代理的理论问题分析第28-44页
 第一节 表见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8-30页
 第二节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分析第30-44页
  一、 学者各种主张及评析第31-32页
  二、 表见代理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第32-37页
  三、 人关于责任主体的选择权第37-39页
  四、 表见代理的种类及在现实生活的表现第39-43页
  五、 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归属第43-44页
第五章 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及其意义第44-49页
 第一节 我国表见代理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第44-47页
 第二节 表见代理制度设置的意义第47-49页
  一、 维护交易动的安全第47-48页
  二、 衡平交易动的安全与静的安全的利益冲突第48页
  三、 鼓励交易和倡导效率,维护代理制度的信用第48-49页
结束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utoCAD的三维重建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舆论监督与人格权保护的法律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