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通信收发信机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页 |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 扩频无线通信技术 | 第13-17页 |
1.2.1 扩频技术的基本类型 | 第13-14页 |
1.2.2 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14页 |
1.2.3 跳频扩频技术的实现框图 | 第14-16页 |
1.2.3.1 跳频分类 | 第15页 |
1.2.3.2 跳频的调制方式及频率合成器 | 第15-16页 |
1.2.4 混沌扩频码 | 第16-17页 |
1.3 宽带无线收发信技术 | 第17-22页 |
1.3.1 无线收发信机 | 第17-19页 |
1.3.2 射频线性功率放大器 | 第19-20页 |
1.3.3 本振信号源频率合成实现 | 第20-22页 |
1.4 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 第22-23页 |
1.4.1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影响分析 | 第22页 |
1.4.2 本振信号源的相位噪声影响分析 | 第22-23页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无线通信系统非线性影响分析 | 第25-38页 |
2.1 无线通信系统非线性分析 | 第25-31页 |
2.1.1 RF发射机模型 | 第25页 |
2.1.2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 | 第25-27页 |
2.1.3 线性调制信号的功率谱 | 第27-29页 |
2.1.4 发射机输出信号功率谱 | 第29-31页 |
2.2 非线性失真传输系统性能 | 第31-36页 |
2.2.1 射频传输模型 | 第31-32页 |
2.2.2 非线性系统性能分析 | 第32-34页 |
2.2.3 系统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 第34-36页 |
2.3 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要求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前馈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 | 第38-47页 |
3.1 功率放大器前馈线性化技术 | 第38-39页 |
3.2 前馈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分析 | 第39-43页 |
3.3 前馈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实现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射频本振信号源 | 第47-60页 |
4.1 锁相本振信号源的相位噪声 | 第47-52页 |
4.1.1 数字锁相环的线性相位模型 | 第47-49页 |
4.1.2 锁相本振信号源输出相位噪声模型 | 第49-52页 |
4.2 传输系统模型及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4.3 系统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 第54-57页 |
4.4 系统本振信号源设计分析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混沌跳频无线通信研究 | 第60-79页 |
5.1 系统工作原理 | 第60-61页 |
5.2 跳频频率合成器 | 第61-71页 |
5.2.1 DDS与锁相环相结合的跳频频率合成器 | 第62-69页 |
5.2.1.1 DDS频率合成原理 | 第62-63页 |
5.2.1.2 DDS性能分析 | 第63-68页 |
5.2.1.3 跳频频率合成器实现 | 第68-69页 |
5.2.2 跳频频率合成器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5.3 混沌跳频码 | 第71-75页 |
5.3.1 混沌码序列产生 | 第71-73页 |
5.3.2 混沌码序列特性分析 | 第73-75页 |
5.4 射频收发前端 | 第75-78页 |
5.4.1 发射前端 | 第75-76页 |
5.4.2 接收前端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无线通信系统收发信机研究 | 第79-98页 |
6.1 收发信机总体要求 | 第79-80页 |
6.1.1 射频发送部分主要技术指标 | 第79-80页 |
6.1.2 射频接收部分主要技术指 | 第80页 |
6.2 CDMA基站收发信机 | 第80-83页 |
6.2.1 系统指标分析 | 第82-83页 |
6.2.2 研制结果 | 第83页 |
6.3 宽带无线接入收发信机 | 第83-90页 |
6.3.1 实现方案及指标 | 第84-85页 |
6.3.2 各单元电路设计分析 | 第85-88页 |
6.3.3 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 第88-90页 |
6.4 DSRC专用短程通信收发信机 | 第90-97页 |
6.4.1 路旁单元(RSU) | 第91-93页 |
6.4.1.1 指标分析 | 第91-92页 |
6.4.1.2 RSU收发单元具体电路实现 | 第92-93页 |
6.4.2 车载单元(OBU) | 第93-94页 |
6.4.3 微波锁相本振信号源的实现 | 第94-9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