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银行卡基本理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银行卡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3页 |
一、 银行卡的产生 | 第9-12页 |
二、 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银行卡的积极效应 | 第13-15页 |
一、 推动社会进步 | 第13页 |
二、 推动金融产业发展 | 第13-14页 |
三、 促进了商品生产与流通 | 第14页 |
四、 提高了结算效率 | 第14-15页 |
五、 有助于资源合理利用 | 第15页 |
第三节 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一、 代理国外银行卡业务 | 第15-16页 |
二、 发行银行卡阶段 | 第16-17页 |
三、 实施“金卡工程”,实现联网通用初级阶段 | 第17页 |
四、 “银联”阶段 | 第17-18页 |
第四节 银行卡的业务原理 | 第18-24页 |
一、 银行卡的特点与种类 | 第18-19页 |
二、 我国银行卡的特征和功能 | 第19-21页 |
三、 银行卡的主体与运作流程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银行卡联网通用 | 第24-36页 |
第一节 美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发展背景和过程 | 第24-25页 |
第二节 VISA和MASTER | 第25-28页 |
一、 维萨(VISA)国际组织 | 第25-27页 |
二、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MasterCardInternational)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历程 | 第28-33页 |
第四节 我国联网通用采用的模式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成都市银行卡联网通用业务模式 | 第36-48页 |
第一节 四川省银行卡联网通用业务发展背景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联网通用方案 | 第37-46页 |
一、 联网通用平台的功能概述 | 第37-38页 |
二、 联网通用平台的运作模式采用的原则 | 第38页 |
三、 联网通用平台承担的职责 | 第38-39页 |
四、 联网通用平台技术方案 | 第39-40页 |
五、 联网通用平台交易流程 | 第40-43页 |
六、 联网通用平台异常交易流程处理 | 第43-45页 |
七、 清算及差错处理办法 | 第45-46页 |
第三节 银行卡联网通用平台的积极作用 | 第46-48页 |
一、 降低入网门槛,推动银行卡联网通用 | 第46页 |
二、 提高成都市POS跨行交易的成功率 | 第46-47页 |
三、 与“无中心共享”模式相比具有优势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成都市联网通用平台未来发展模式的构建 | 第48-63页 |
第一节 联网通用平台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48-53页 |
一、 模式本身与金融当局的政策有悖 | 第48-49页 |
二、 受到网络技术发展和银行“数据大集中”发展的冲击 | 第49-52页 |
三、 内部运作模式上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联网通用平台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 第53-63页 |
参考书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