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法律服务国际化的背景 | 第9-10页 |
·法律服务的定义及特征 | 第10-11页 |
·法律服务的定义 | 第10-11页 |
·法律服务的特征 | 第11页 |
·我国法律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 第11-14页 |
·我国批准国外律师事务所进驻的原则 | 第12页 |
·我国开放法律服务业的承诺 | 第12-13页 |
·国外律师事务所办事处主要从事的法律业务 | 第13页 |
·对国外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限制 | 第13-14页 |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写作本论文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四川法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调查 | 第16-23页 |
·四川省法律服务业取得的成绩 | 第16-18页 |
·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第16页 |
·律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 第16-17页 |
·律师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 第17页 |
·律师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完善 | 第17-18页 |
·四川省法律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法律服务业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法律服务业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第3章 入世和西部开发对四川法律服务业影响的SWOT模型分析 | 第23-37页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3-31页 |
·机会 | 第23-28页 |
·国家的政策支持 | 第24页 |
·四川的经济基础为法律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 第24-25页 |
·四川的地理环境为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例 | 第25-26页 |
·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律师执业环境的改善 | 第26-27页 |
·提供学习的契机,有利于加快四川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进程 | 第27页 |
·法律服务的涉外领域得以迅速拓展 | 第27-28页 |
·威胁 | 第28-31页 |
·四川律师执业的外部环境相对滞后 | 第28-29页 |
·业务方面的竞争威胁 | 第29-30页 |
·人才争夺的竞争威胁 | 第30-31页 |
·内部条件分析 | 第31-35页 |
·优势 | 第31-32页 |
·四川法律服务业的整体规模较大 | 第31页 |
·四川科教力量雄厚 | 第31-32页 |
·四川法律服务业对外开放较早 | 第32页 |
·劣势 | 第32-35页 |
·四川省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缺乏品牌效应 | 第32-34页 |
·对法律服务业的管理思路、管理方式较为陈旧 | 第34-35页 |
·对四川法律服务业发展优势的认识不足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关于四川法律服务业应对措施的思考 | 第37-66页 |
·外部措施:改善四川省法律服务业的执业环境 | 第37-49页 |
·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构建适应四川经济发展的法律服务行业体制 | 第37-39页 |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应四川法律服务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 第39-44页 |
·转变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 | 第39-41页 |
·强化律师协会的自律性管理职能 | 第41-42页 |
·发挥律师事务所在律师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 第42-43页 |
·发挥政府其他部门的市场监督管理的保障作用 | 第43-44页 |
·要大力拓展律师业务领域,发挥律师在社会管理和经济交往过程中的参与、引导和服务作用 | 第44-47页 |
·建立公职律师制度 | 第44页 |
·建立公司律师制度 | 第44-45页 |
·开拓大型工程项目的法律业务 | 第45页 |
·指导律师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事务 | 第45页 |
·深化涉外法律服务领域 | 第45-47页 |
·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律师执业环境 | 第47-49页 |
·努力提高律师的政治地位 | 第47页 |
·关心律师的切身利益,为律师执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 第47-48页 |
·规范法律服务环境 | 第48-49页 |
·内部措施:加强四川省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自身建设 | 第49-66页 |
·关于提高四川省律师自身素质的措施 | 第49-55页 |
·四川律师应当加以提高的素质 | 第50-53页 |
·四川律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 第53-55页 |
·关于加强四川省律师事务所竞争力的对策--规模化利专业化 | 第55-66页 |
·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具体涵义 | 第57页 |
·实现四川省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 第57-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