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木薯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木薯的起源及分布 | 第12页 |
·木薯的营养成分及经济价值 | 第12-13页 |
·木薯的育种情况 | 第13-14页 |
·传统育种方式 | 第13页 |
·分子育种 | 第13-14页 |
·转基因植物农艺性状稳定性研究 | 第14-15页 |
·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 | 第15-16页 |
·可溶性糖 | 第15-16页 |
·可溶性蛋白 | 第16页 |
·游离脯氨酸 | 第16页 |
·叶绿素 | 第16页 |
·抗寒基因CBF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CBF转录因子家族的发现 | 第16-17页 |
·CB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第17页 |
·其他冷诱导调控因子 | 第17-18页 |
·CBF转录因子的抗寒作用机制 | 第18-20页 |
·其他植物中CBF类似基因 | 第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22页 |
·试剂、培养基、电渗液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7页 |
·转基因大田木薯PCR检测 | 第23-25页 |
·转基因木薯田间农艺性状观察 | 第25页 |
·转基因木薯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检测 | 第25-26页 |
·木薯MeCBF1基因的克隆 | 第26-30页 |
·植物表达载体pVKH-35S-MeCBF1-pA的构建 | 第30-32页 |
·拟南芥转化 | 第32-34页 |
·MeCBF1基因在木薯中的时空表达 | 第34-36页 |
·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64页 |
·转基因木薯田间农艺性状观察及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检测 | 第37-51页 |
·转基因大田木薯PCR检测 | 第37-38页 |
·间农艺性状分析 | 第38-44页 |
·抗寒相关生理指标动态分析 | 第44-47页 |
·pVKH-35S-CBF3-pA和pCA-CP-CBF3-pA转基因木薯比较 | 第47-51页 |
·木薯MeCBFl基因的克隆 | 第51-54页 |
·木薯总DNA的提取 | 第51-52页 |
·MeCBF1基因的克隆 | 第52页 |
·目的基因的回收 | 第52-53页 |
·18T-MeCBF1阳性克隆的检测 | 第53-54页 |
·MeCBF1基因序列比对 | 第54-56页 |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54-55页 |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55页 |
·MeCBF1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 第55-56页 |
·植物表达载体pVKH-35-MeCBF1-pA的构建和农杆菌转化 | 第56-60页 |
·pVKH-35S-GUS-pA电泳检测 | 第57-58页 |
·18T-MeCBF1和pVKH-35-GUS-pA载体酶切 | 第5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58-59页 |
·农杆菌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59-60页 |
·拟南芥转化及抗性试验 | 第60-61页 |
·拟南芥阳性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60页 |
·阳性转化植株的PCR鉴定 | 第60-61页 |
·拟南芥抗寒实验 | 第61页 |
·MeCBF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61-64页 |
·植物总RNA的提取 | 第61-62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62-64页 |
4 讨论 | 第64-68页 |
·关于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 | 第64-65页 |
·关于转基因株系的抗寒生理指标 | 第65-66页 |
·关于启动子的讨论 | 第66页 |
·关于木薯MeCBF1基因的探讨 | 第66-68页 |
5 结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页 |